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徐明:书写梦想

发布时间:2016-05-06 09:15:27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陈国庆 本报记者 方磊

人物素描:

曾经是一名军人,冰天雪地站岗巡逻,守卫边疆。

曾经是一名企业家,寻觅商机开拓市场,谋求发展。

现在是一位保险人,宣传保险奉献爱心,服务客户。

业余是一位作家,以书为友以笔为犁,著书立说。

他就是徐明,中国人保财险江苏常熟支公司的一名员工。


徐明

徐明生于1965年,是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人。从小在江南水乡的农村长大。初中毕业后当过农民,学过木工。1983年10月,在淼泉供销社当营业员。

“军营里载着男人的梦想”

军营是年轻人的天下,梦想是青春的主旋律。1984年11月,徐明奔赴西北边陲的新疆军区边防某部铁列克特边防站,成为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边关,是国家的门户,是和平的象征。在边关部队,徐明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在最寒冷的冬季,他们要冒着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边境踏雪巡逻,同冰峰雪岭为伴,与戈壁大漠为伍,傲视恶劣环境,挑战生命极限。

作为部队的一名新闻报道员,徐明把在北疆边防线上的所见所闻、真情实感、巡逻故事、戍边情怀写成稿件,通过报道鼓舞士气。他白天参加军事训练、边防巡逻、瞭望观察。一有空余时间,就潜心研究报纸,边学习、边写稿。有时候晚上吹了熄灯号,他就点盏马灯还要看一会儿书。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他的写作水平逐渐成熟起来,许多稿件被《解放军报》、《人民军队报》等报刊录用。

徐明回忆,当时部队里每月会发16元津贴,但他全部用来买了书。1988年退伍时,他带回的书籍整整两麻袋。

“好书常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和理想的光芒。我在文化方面的投入毫不吝啬。”徐明说,正是因为有了部队经历,才让自己养成了藏书和写作的爱好。“读书让人思想丰富、心灵沉静、生活充实、人生优雅。”

徐明久久沉浸在书香带来的愉悦中。徐明既是一个战士,又是一名作家,在4年的戍边生活中,徐明历任铁列克特边防连军械员兼文书,博尔塔拉军分区政治部新闻报道员,两次荣立三等功,被新疆军区树为“自学成才标兵”。

“企业家的梦想”

“人无志而不立”。从部队退伍后,徐明在一家江苏省明星企业做办公室秘书,一干就是6年。

1993年春,厂领导看他爱读书,肯钻研,头脑灵活,有想法,有能力,有闯劲,就给他压担子,让他锻炼成长。企业搞了个“三产”项目,与上海第二人民警校合作创办了上海锦昌实业公司常熟现代美迪艺术灯画厂,让他担任厂长职务。

生产的产品是当时港澳地区极为流行的艺术灯画,由于产品供不应求,企业搞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南京、南通、无锡、苏州、常州等地各大百货商店、灯饰城都有他们厂的产品。从取厂名到商标设计,均由徐明策划完成。那个时候,徐明每个月会去上海采集灯片图案,南京路上的橱窗宣传,艺术画廊,灯箱画他会格外关注。

商场如战场。几年过去,由于市场上相同的产品一哄而上,商机不再,风光不再。徐明面临人生的又一次选择。

在社会上观察,选择,寻觅。他敏锐地觉察到,保险公司是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那时,别人对保险的了解知之甚少,而徐明已预见到了保险的前景与未来,对保险充满信心。他认识到,保险是大有作为的事业。

他放弃了进乡镇机关当公务员的机会,选择了保险。

“追逐保险梦”

1997年6月,徐明看到《常熟日报》刊登的人保财险常熟市支公司的一则招聘简章需要一名秘书,他就前去应聘,不久就被录用。

进入保险公司后,徐明在办公室当秘书。除完成日常工作外,宣传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他笔耕不辍,《文汇报》、《中国保险报》、《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等常有文章见报。他把保险理念、保险人的展业故事、重大灾害事故理赔通过一篇篇文章进行宣导,传播保险文化,宣传保险知识,鼓舞和激励员工士气。

2008年2月18日至20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极为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徐明所在公司承保的企业财产保险在这场雪灾中,遭受重大损失。其中苏州相城区渭塘一带的十多家印染企业厂房倒塌,玻璃彩钢棚成片垮塌,成为雪灾“重灾区”。这些天里,保险公司的报案电话被打爆,告急电话一个接一个,十万火急!人人都处在“雪海孤岛”,孤立无援,一边是受灾企业要等保险公司的人来勘查现场,一边是道路积雪车辆无法到达,50公里外的受灾企业乱成一团,强烈要求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灾情就是命令!“在那些紧张的日子里,我每天要往返80多公里,冒着冰冻寒冷,忍受饥饿,与公司领导一起踏雪查勘,一切为了保户,一心搞清雪灾损失,清点受损财物,以最快的时间完成定损。”徐明说。

一个多月里,一次又一次与受灾企业见面,确定损失金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徐明把一笔笔数额较大的赔款送达企业老总手里时,他们无不感谢保险雪中送炭。这也更加坚定了徐明的保险信念,体验到了职业的价值和意义。

保险业务市场不可避免存在个别乱象。买保险赠送卡、送物、送保养、送洗车券,而徐明的做法是:买我保险者,赠送一本自己写的书,买了保险又有书看。徐明写的一手好毛笔字,有些客户更喜欢书法,他就奉送些“墨宝”,皆大欢喜。原本一些很普通的客户,后来全成了他的好朋友。至今,徐明已向客户赠送过1000多本自己写的书,赚足了人气。

发展保险业务,也如同攻城拔寨。2014年徐明个人业务有了创新发展,保费突破560万元。2015年业务发展极为困难,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他仍然完成了520万元任务。在一串串看似光鲜的数字背后,是艰辛的汗水和巨大的付出。徐明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先进销售人员等荣誉称号。他为此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历经了磨难,遇到过误解,受到过谩骂、白眼和冷落。回过头看,他觉得这一切都是一种磨砺!

问起从事保险这么多年所收获的人生感悟,他坚定地说:“保险,是未雨绸缪;保险。是雪中送炭。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以笔为旗,让梦想飞扬”

“我曾经是从边关军营走来的边防战士,我认为自己有一技之长,应有责任担当,不能因为离开部队而放下手中的笔,首长和战友们都看着我,期待能看到我的新作,都希望我不断地攀登文学创作的高峰。对梦想有着偏执狂式的坚持,使我迈向了作家队伍,感谢边关军营生活,感谢乡镇企业的那段经历,感谢保险的青葱岁月。文学,让我进入精神的高地。好多人问我,市场经济时代,还写什么书,出书能赚钱吗?能发财吗?我说,你们错了。金钱不重要,人生重在精神追求,我要以笔为旗,让梦想飞扬。”徐明坦陈自己的心路历程。

徐明创作了军旅题材长篇纪实文学《雪莲花》和《边关军人》两部书,来表达对边防部队的深情,对戍边军人的挚爱。因为,他曾是西北边防的一兵,身上流淌着边关军人的热血。

三十多年来,徐明先后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散文、随笔、新闻、评论、纪实文学计100多万字,主要作品有:《水乡儿女在边关》、《八十年代中苏边境上的中国兵》、《雪域大兵》、《他们守卫在闻名世界的大风口》、《大漠长风舞军魂》、《农业保险不该总是秋风瑟瑟》、《投资型保险正在降温》、《保险消费须细思量》、《撩开走私保险的面纱》、《当心保险“猎头”》、《家庭保险并非一保了之》等。最近又创作完成20万字的徐明散文集《春雨满潇》,有望出版。

徐明用喷涌的才情和生花的妙笔,纵横驰骋在文学的百花园,用溢美的文字歌颂着这个美好的时代。他在自己农村的家中建起了“小草书屋”,建起了“家庭藏品艺术博物馆”。藏书3500册,免费向村民开放,旨在推动全民阅读做好示范。徐明本人获评常熟市“十佳书香家庭”、江苏省“农民阅读之星”等称号。

2015年 3月2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组成的“书香中国万里行”采访小组来到常熟市古里镇,人保财险常熟中心支公司员工徐明同志作为当地农民作家、藏书爱好者,在著名的古里镇铁琴铜剑楼接受了媒体的采访。3月30日下午,中央电视台记者又专程前往徐明农村家中进行专访,拍摄了他藏书、写书、带动村民阅读的细节。

“不到冰山,采不到雪莲”徐明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正是梦想引领人生,拼搏创造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