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摄影:用光影写作

发布时间:2016-04-29 09:19:36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主持人:方磊

摄影是保险业内备受喜爱和热衷的艺术之一,同道中人众多,其中不乏具有摄影名家和具有准专业水平的摄影发烧友,本期“园地”我们请来自不同公司的三位保险摄影家畅谈“镜像”之道。相信定会为广大热衷摄影艺术的业内读者带来多元的启示和镜头内外的灵感。

杨铜矿

(中国人寿陕西汉中分公司)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2009年参加了中国保险书画艺术研究会举办的《中国保险报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书法、绘画、摄影展览》荣获三等奖;

参加2011年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阳光保险集团杯首届全国保险业《镜头。保险人》摄影大赛获得三等奖;

2011年参加了中国人寿集团公司举办的“百岁风华”摄影大赛(获得三等奖);

2012年参加陕西国寿全省系统举办的书画摄影比赛中获得摄影类特等奖;

2014年在中国人寿集团公司举办的“身边的榜样”摄影大赛中,作品“爱心碰撞出的美丽”获得大赛一等奖。

2015年参加陕西保险业“最美保险 服务三秦”摄影征文大赛获得一等奖。

张晓萌

(人保财险江苏高邮支公司)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第三届中华摄影艺朩金马奖、首届江苏摄影最高奖~摄影奖(提名奖)、25屇中国摄影艺术展览优秀奖、奥赛铜奖、香港70届摄影艺术国际比赛三块银牌、西班牙国际比赛金牌奖、塞尔维亚国际比赛三块金牌、一块银牌、美国纽约第四十三届摄影艺术国际比赛银牌、世界杯摄影大赛银牌、铜牌!

陈春水

(平安人寿后援中心)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2010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金牌奖,

2010年华侨摄影家协会优秀会员奖

2010金融工委摄影比赛银奖,

作品“远方”获得2011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比赛金像奖

作品“黄埔之夜”获得上海市黄浦区摄影比赛 银奖

作品“色达佛学院”获得中国保险业书法,绘画,摄影比赛 摄影二等奖

作品:“孤”, “扬” 、“伴”入围2012PSAChina主题国际摄影大赛

作品:“风荷”,在中国保险业书法,绘画,摄影比赛 摄影中获得三等奖

作品“盼” 2013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金牌奖

作品“婺源仙境,获得2013年金融摄影沙龙 2等奖

 

探险意蕴 以最少表达最多

主持人:列位老师,据您所见您认为保险业内摄影水平呈现的水准如何?

杨铜矿:我个人认为,我们保险业内就自身而言,呈现的摄影水准总体不错,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摄影人才还是比较欠缺,仅陕西国寿来说出现“断层”的现象。

张晓萌:保险业内的摄影师很多、很棒!水平也不比其他行业差,只是缺少有效的组织。

陈春水:现在是一个全民摄影的时代,特别是有了微信以后,大家更热衷于拍摄照片以便传到微信上去。拍得多,看得多,摄影水平会有所提高的。保险业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相应的摄影水平也会有所提升。拿我们公司来说吧,今年有许多员工申请加入摄影俱乐部。

主持人:一张优质摄影作品所应具备的特质是什么?

陈春水:我觉得优质的摄影作品所应具备的特质是“有缺陷”,也就是说照片不是把一切都告诉你,而是留有部分未尽的空间,让欣赏者一起参与。

摄影的字面翻译是“用光影写作”,所以出色的摄影师,就像出色的作家一样,总是用最少来表达最多。诗歌,就是用最少的字来表达最多涵义的典范。

优质的摄影作品,只是点到为止,会创造出探险的感觉,让欣赏者发挥想象力。优质的摄影作品,是带问号的,它提出一个问题,并祈求一个回答。优质的摄影作品,最重要的是可以起到一个催化作用,它能使看照片的人,联想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比如曾有的经历,未了的心愿,不由自主地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

杨铜矿:一幅好照片,令人喜不如令人思。恰当的用光、正确的构图,好的作品要有主题,适当的曝光,适当的清晰度,正确的构图。

首先,好作品要有看头。无论人物还是风光摄影,或是通过暗房技术产生的作品,都不能没有看头,不能一览无余;其次,好作品要有主体。主体是作品传递作者思想的重要内容所在;第三,好作品要有对比。对比能增加照片的思想内涵;第四,好照片构图要简洁。构图简洁干净是摄影的重要美学原则;第五,好作品要有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张晓萌:一幅优秀作品,我觉得应该让人看到后,能有眼前一亮地发现。阅后能够让人记忆深刻。当然要说什么特质的话,首先是摄影语言表达的出色,除了构图技巧、用光角度、瞬间把控基本要素外,最重要的是感染力!

主持人:作为一个好的摄影者,最需要的潜质有哪些?

陈春水:我觉得是勤奋,还有卑微谦逊的态度。

张晓萌:一个好的摄影师,以我的标准首先要热爱生活,有一颗爱心,其次要有社会责任感,同时需要具备对摄影热爱与执著!当然还需要有摄影者个人的天赋。

杨铜矿:作为一名好的摄影者,首先一定是喜欢摄影,热爱生活的,生活有情趣的人。

摄影是集众多学科于一体的艺术,包括天文、地理、自然、文学、历史、心理学等知识,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摄影实践,拍出的照片往往不尽人意。摄影不应凭一时一事的兴趣,而摄影者却能在拍照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生活中能坚持不懈深入学习、深入生活、多拍、多反思、多体会,就会逐步养成一个好的摄影者的潜质。就像摄影大家费里曼.帕特森说:优秀的摄影家都是细心人,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佳作绝非出于偶然,而是产生于创作!极其周密细致的创作。

摄影揭示心灵深处

主持人:列位老师个人最偏爱哪一类型的摄影作品?为什么?

杨铜矿:我比较偏爱于纪实摄影。生活中,我以当代人的思维对接自己所处的地域特色和优势,加上我对第二故乡的情感,当我在相机取景框看到家乡不仅有美丽富饶的巴山山脉,有蜿蜒流淌的汉江,有满山遍野的杉树植被,还有百万亩油菜花海,有勤劳、朴实、憨厚的巴山人,也看到了荒山秃岭、穷山恶水、生产方式没有改变的深山百姓,还有那尚未摆脱贫困的人群。

在我按动快门的瞬间,不想丑化、嘲笑我的乡亲父老和兄弟姐妹,也不想避开或掩饰这里的贫穷和落后。我用凝重的影调来刻画巴山人的淳朴、粗犷、耿直、豁达、单纯的性格,也表达自己追求的艺术形式和对家乡人的真情实感。我总想,摄影不能改变世界,但它能记录下变化中的世界。

正如摄影家王玉文所说:我喜欢摄影,因为我相信文字和语言的描述代替不了那些来自生活本身的影像,尤其是来自我们铭心刻骨的经历,包含理解和感受的那部分。我喜欢摄影,因为我更喜欢让人们透过作品看到生活本身。

10多年来,我将拍摄秦巴山区的父老乡亲作为我摄影创作的主线。我为自己的摄影事业苦苦追求,第二故乡的情节总让我魂牵梦绕,这里是我摄影创作的源泉。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职业生涯。我觉得,深入群众,把镜头对准老百姓,对准那些大时代下的小人物,是任何摄影人都应有的大情怀。

陈春水:我偏爱黑白摄影作品,因为黑白照片是不完美的,没有颜色,需要欣赏者发挥想象力。同时我偏爱表现人类和动物情感的摄影作品,真情的流露,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往事。我也偏爱植物的照片,比如树木,花草。从它们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感悟人生,从而开阔胸襟。拍摄植物时,我比较喜欢拍花苞,刚出的嫩芽,因为这样的照片,充满生命力,又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张晓萌:我个人喜欢萨尔瓦多的作品风格。在他的作品里没有框框条条,什么风光、人文的限制。他是什么都拍,有宏观震撼的大场景,也有一只动物的爪子的特写,随心而为!这种风格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努力坚持的。

我喜欢自由去创作,什么都拍,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先拍下来,我不喜欢先带着主题去拍片(当然这不一定就对),我是靠直觉来选择按快门,因为只有这样,你拍的内容才能够真正出自灵魂深处。这样长期拍摄下来,可谓日积月累,也就是所谓的“厚积”,至于什么时候“薄发”可能是要靠机缘的。

主持人:摄影与生活的关系复杂而微妙,列位老师如何理解摄影与生活的关系?

张晓萌:我对摄影的热爱是一直融入我的生活中。工作的优秀也是为了有个好收入!家庭的和睦也是能够得到有力的支持!听起来有点功利,生活就是这样,没有经济和家人的支撑,热爱摄影创作是很难的。人们常说玩摄影要穷三代,而我家是从我父亲到我儿子是三代人在热爱摄影,其乐融融。

陈春水:摄影与生活的关系,就像空气,水,食物,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我的生活真离不开摄影,相机就像笔一样,我每天用它来记日记。

插花的时候,我要用摄影拍下来,寻找最美的角度。摆茶席的时候,泡茶的时候,也要用到摄影,拍下来,记录下来。外出吃饭,遇到雅观的饭菜,也要拍下来。对我来说,摄影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摄影。

最重要的是,摄影让我在不用相机的时候,知道如何去看这个世界,那就是去发现世界的美,从美的角度去看万事万物,从而改变心境。

杨铜矿:摄影可以对历史进行回顾、现场还原、往事品味、童趣回味……

很多有意思的照片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我们身边的很多瞬间都很精彩,只要抓住就是好照片。摄影可以扩展视界、丰富知识。一个瞬间即逝的脸部表情,主体与环境之间突然出现的美妙关系,或是一个微小事物的放大,一个快速动态的“冻结”等等,使人们在闲暇可以慢慢欣赏或细细研究。用相机表达出人类心灵最深层的东西,启开原本在每人内心深处的本性。摄影的创作极致就是以一种朴素的表现手法。摄影与生活密切相关,摄影就在我们身边。

放空自己 更多发现

主持人:老师们个人如何理解摄影艺术?摄影对各位老师个人的影响又有哪些?

陈春水:摄影上升到艺术的角度,我觉得是不是单纯的记录了,要去体现一种心灵的沟通,是摄影者和被拍摄者,照片和欣赏者之间的心灵沟通。

摄影对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摄影,我去学了茶艺,花道,乐器,哲学。艺术是相通的,其他艺术门类无疑开阔了视野,也带给了我更多的灵感。

现在我看大自然的时候,常常会有自己消失了,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幻觉,我似乎变成了我要拍摄的东西,和拍摄对象一起体会喜怒哀乐。

摄影让我变得容易满足。

张晓萌:我对摄影的理想是唯美主义。我不管是拍摄人物纪实还是风光动物等等,在摄影理念上就是追求完美。

摄影是一门“看”的艺术,每一位摄影师的视角都是有个性的。摄影就是把大千世界的万像,通过相机来截取其中的一个画面一个瞬间,来表达摄影师对生活的理解,而这也与各种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仍然是功夫在诗外!当然摄影也是有偶然因素的。

杨铜矿:我理解的摄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摄影对我的最大影响是使我更加热爱生活,自从我背起相机的那天起,就一直在巴山汉水的土地上耕耘着,付出了辛苦的汗水,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也付出了爱和情,我热爱这片热土,是这片土地给了我成长的机会。

十余年来,摄影创作中我在沉思、探索、追求、跋涉者,想走一条自己的路,用镜头拍摄秦巴山区的父老乡亲;工作中,我用纪实的手法,记录了身边百余个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的事迹,留下了他们的美好瞬间和勇于奉献的精神。虽然辛苦,当自己用镜头采访的优秀员工的先进事迹在媒体上刊等时,自己感到人生的最大快乐。

主持人:作为保险业内摄影家,老师们认为摄影对于保险人的事业与生活有哪些丰富的意义?

杨铜矿:摄影在保险中的意义重大。我概括为四点:一是新闻性。保险的各个环节无不体现着摄影的优势。这就要求作为保险摄影人,工作中,要保持灵活机智的头脑、敏锐的思维,快捷的新闻视角。要有着比其他行业的摄影工作更多的献身精神,热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保险摄影人,手中的相机就是武器,镜头就是子弹,快门就是扳机,时时冲在保险宣传工作的最前沿。

二是艺术性。保险虽然是和风险打交道的行业,但保险也是饱含温馨、释放爱意的行业。摄影在保险行业中有着艺术发挥和拓展的更大空间。这就要求保险摄影人要做到不是简单的直白表达,而是通过摄影作品的展现,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完成对保险的认知,在艺术的氛围中实现保险宣传的目的。

三是广告性。只有摄影作品与观者共振、反馈的越复杂多变,交流、感知的过程越长久,才会让观者记忆深刻,产生深入人心的艺术魅力。

四是史料性。由于保险的职业要求,保险摄影还是重要的档案史料。

陈春水:从事保险人的人压力大,学习摄影,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缓解工作压力,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把保险送给更多的人。摄影,可以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张晓萌:保险工作离不开摄影,当今社会是个全民摄影的时代,保险工作也是如此,摄影在展业(标的认证)、理赔(事故现场取证)、客服(为客户提供延伸服务)员工业余爱好能减压放松心情(协会式的组织)等等都会有联系,特别是理赔工作,第一现场的照片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业内在如何拍好保险的业务相关的照片上很少有人关注,更没什么专业培训,热切希望《中国保险报》有园地来引导!

主持人:列位老师有哪些心得想与广大业内摄影爱好者分享?

陈春水:我觉得在首先要掌握摄影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后,然后再寻求突破。就像千利休说的:“规则准则,要守,破,离而不亡其本”,学好既定的规则之后,在打破这些规则,创作出自己独特的摄影语言。

对于摄影创作者来说,想要拍出好的作品是很自然的想法。可是怀有某种目的,为了某种用途来拍摄,有时不一定能拍出理想的照片。因为你越是去考虑目的,就越是会受到种种的掣肘。无心,把自己放空,没有任何目的,才会看见更多的美。

没有不好的照片,只要你是在被打动的时候按下了快门,就有美在里面。还有就是不要随意删除照片,你今天感觉不好的照片,也许再过几年看,也许看法会改变。

多学习其他的艺术门类,比如诗歌,音乐,舞蹈,书法等,都可以获得更多灵感,也就是所谓的“功夫在诗外”。

享受摄影的过程,不要太在意拍到了什么。

杨铜矿:我作为保险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和摄影人,我想与广大业内摄影爱好者说的是,在搞摄影创作的前提下,首先是多拍身边的人,多拍身边的事,结合实际工作做好新闻摄影宣传工作,为保险宣传做出贡献。

新闻摄影,就是用照片的形式报道新闻。人常说,一张优秀的新闻照片,能达到“一图胜千言”、“百闻不如一见”的宣传效果。要拍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新闻照片,首先必须深入生活,注重新闻事实与新闻形象的调查、观察,注重典型性瞬间的选择与捕捉。同时还要表现好现场的气氛和人物情感。这就要求我们摄影人在拍摄新闻照片时,尽可能做到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一是求新。即求题材、内容的新鲜,形式的新颖。二是求真。即求事实的真实、形象的真实。三是求活。即活的形式,活的气氛。四是求情。即求感情和情趣。五是求意。即求深刻的含意和深邃的意境。

张晓萌:我相信只有自己用心拍摄出的作品才能有生命力!这也是我最想和广大业内摄影爱好者分享的。一幅优秀作品能够给观者带来不仅仅是感观上的愈悦,而是心灵深处的震撼、享受、感动、陶醉……很多很多年浙江的于景杭老师拍摄的一幅反映保险员工的辛苦付出的作品!画面是一个空荡的火车车厢里趟着保险员的身影(有一个查勘包上的保险标志)画面简洁明了,情节却十分感人。记得当时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