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与自然融合 孤独不再

发布时间:2016-04-06 10:35:33    作者:方磊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方磊

3月29日—4月3日,“让孤独不再孤独”——自然采茶行活动举办。该活动由北京市益家公益志愿者协会主办,静语者家园公益服务中心承办,中茶集团梧州茶厂协办,历时7天。这次活动在4月2日国际自闭症日来临之际,给自闭症少年提供一个体会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协助他们为社会创造价值、赢得尊严。

7位自闭症少年踏上征途,8位随行的志愿者,4位静语者家园的伙伴,与孩子们朝夕相处,见证了少年们每一步的成长与蜕变。

《中国保险报》记者在活动第一时间采访了静语者家园服务中心负责人、知名自闭症救助康复公益人士窦一欣,对此次大型救助自闭症公益活动做了深入了解,窦一欣对于“静语者家园”所提出的大龄自闭症孩子的“自然、自己、自觉”全新救助康复理念,做了详尽阐释分析,并依据自己常年救助康复自闭症群体的专业经验,对自闭症大龄孩子这一群体以及他们家庭未来生活和康复的方向给予了个人解析观点。他更呼吁可以有更多中国的保险企业可以与他们一起参与其中,为中国自闭症救助公益事业而献上爱与情怀。

与自然融合

“自然、自己、自觉”

在窦一欣带着自闭症孩子的被各媒体热议的两次跨地域行走过程中,他发现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下最放松,“有一点他们和我完全不一样——表面上他不看一路的景色、建筑、人文,好像只顾埋头赶路,直奔目的地。但过后你问他一路都有些什么?遇到过什么?他们会记得一清二楚。”窦一欣思索后认为这恰是孩子们用心在感受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没有了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他理解这也许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源于自然最终还会归于自然,真正的融入自然才是一种真正的和谐。将社会实践和社交礼仪常识教给孩子们,让其在自然的环境中,自己自觉地融入社会生活。”

窦一欣和他的公益团队尝试着将“自然、自己、自觉”的理念和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成为一门融合训练课程,作为他们的自然课堂。“之前我们进行了‘孤独的行走’以期达到融入自然的目的,但是行走的距离、时间过长,参加活动的孩子数量有限,我们想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因此我们还会组织更多的短期、中期的自然课堂来融入更多的孩子们,让他们在自然中成长!”3月28日开始的广西行正是其中一次勇敢的探索。

据记者了解,本次自然课堂是与北京市朝阳区志愿者联盟北京市益家公益志愿者协会共同发起,由中粮茶业广西梧州有限公司实施的赞助。静语者家园所设计的自然课堂希望可以在全国各地设置自然课堂的训练基地,“此时正值清明采茶之际,我们考虑到带孩子们到茶山感受自然,并亲自参与采茶制茶的过程,同样也是对自闭症少年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设想和可能。”窦一欣说。

广西六堡镇六堡茶做为黑茶的一种盛名享誉国内外,在活动中,“静语者”希望可以尝试让自闭症少年到著名茶镇六堡镇参观,感受中国茶文化了解中国茶文化,增长见识!

“三自”理念,是“静语者家园”新提出的自闭症救助思想,静语者家园在大龄自闭症群体“融入社会”的理念中,提出了“自然、自己、自觉”的理念。“首先让孩子们利用感知器官把自身融入自然中去,认识自然,这是我们所谓的‘自然’;通过对自然的认知,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培养感知自我的能力,提升自我的能力,这是我们所说的‘自己’;进入能够‘自觉’的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达到真正的融合教育。让自闭症少年能够充分融入自然,到大自然去,从自由的呼吸中和与自然的亲近中,来改善自己的行为。”窦一欣解释,“自然课堂”就是以大自然为师,唤醒自闭症群体融入社会的能力。在自然中发现自己的能力,最终能够自觉自己的行为,能够管理自己,这就是在“自然融合”带来的结果。

在自然中实现真正社会融合

耕耘

在广西采茶活动中,“静语者家园”运用了自然训练法的理念,在自然环境中把ABA、结构化训练等方法的精髓有机融合并灵活应用,“我们努力让自闭症孩子在生活化快乐游戏中自然的进行互动,在润物细无声中让自闭症孩子体验生活的真谛,通过循序渐进小心的引导,让自闭症孩子回到纯自然的环境中,旨在从语言方面、感知方面、自理方面、适应方面、社交能力上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自然地引导自闭症孩子使之最终能够回归社会自然。”窦一欣向记者阐释他们在此次行走活动具体内容中实践“静语者家园”新理念。

“在活动中我们会引导孩子们用视觉观察自然的色彩;用触觉抚摸自然的形状;用嗅觉体会自然的气息;用听觉感知自然的声音;在自然环境中静思,用心灵感触真正的自然。在感官认知的基础上,用其他方式加深孩子们对自然的深层次认知。”窦一欣介绍,他们将针对孩子们感兴趣的感官认知,来进行定义认知,对颜色、形状、气息、声音的定义及分辨,并进而引导孩子们对各种感知的联想。通过语言的交流加深孩子们对自然的表述,通过语言的交流让孩子们自己表述对自然的认知。在旅途中,“静语者家园”设置了很多寓情于景的康复救治环节。通过活动及游戏的方式加强交流互动,刺激主动交流。“旅途中会有很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出现,我们会辅助并引导孩子接触社会,主动提出自己的需求,尽可能的自我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达到真正的社会融合。”窦一欣说这也正是“静语者家园”对行走活动的初衷和想要实现的康复效果。

回京的路上,志愿者发现往日被称为“话唠”小宇沉默了,大家还感觉很纳闷的时候,过了一会儿又发现他偷偷擦眼泪,他说舍不得姐姐,结果一车的人哭泣不已又难过又感动!“我一直在说‘不是孩子们融不进社会,而是社会目前还无法接纳他们’。当有了了解(这种了解不是和孩子们一起玩玩,唱唱歌,摆个姿势拍张合影),而是在和孩子们接触中在开始的了无奈与恼怒之后,有了惊喜和感动,孩子们的纯真往往会洗礼我们。当我们有了相互依恋与尊敬,我们与孩子的心灵交融是自然而快乐的。”

一周以来,令窦一欣动容的事情有着太多,他记得:“有天晚上,因为我不舒服,本来回酒店照看小宇和小宝,但身体不适我安排两个人自己玩耍,我在一旁休息。过了一会儿,被卫生间断断续续的水声打断,隧起身观察!我居然看见小宝慢条斯理洗衣服,小宇旁边帮忙放水,虽然两人没聊天,但是配合的很默契,一个洗一个放水,互相帮助的场景让我很深刻!因为小宇平时是个很粗心的孩子,我们一直以为他是不会细心,不顾别人的孩子,所以这个场景非常深刻!”窦一欣觉得无论看上去“再糟糕”的孩子,都会有美的心灵,关键是需要我们成人有发现“美”的眼睛,作为成人必须接纳才能懂得。

旅途中某些细节让窦一欣深有感触:“孩子们的母亲总是过于担心,家长群里家长每天都要各种嘱咐,甚至琐碎,衣服穿的什么样换没换新的,孩子拍照怎么没笑,追着要现场照片等等!而一趟行程下来,我察觉到到孩子们一个统一的、明显的感觉——缺乏父教,缺乏尊敬感和威慑感。”

窦一欣觉得作为父亲对孩子的威慑是指男性与孩子之间那种天然的配合,以及阳刚之气的感染与带动,“孩子的成长需要全面,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他认为,孩子需要出门见识,开阔眼界,父母不能总是在旁边“指手画脚”。

孩子们身上很多优点也令窦一欣与志愿者们分外感动,“我觉得孩子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的内容。这么多天我们其实互相照顾!有的孩子也有了集体感会主动分享零食,帮助志愿者做些简单事情!”

康复环境胜过康复技术

常年投身于自闭症救助康复领域的窦一欣对现今中国大龄自闭症群体的现实状况很不乐观。“自闭症群体正在面临成人化、老龄化问题,养老问题更为严重。已经从当初的孩子问题上升到家庭问题,当这些孩子面对生活时,家庭、就业、婚姻、养老将又会成为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他表示,目前所谓的矫正方式还没有完全针对大龄自闭症群体的,“说得过去的可能也就那么一两种方式,但是这一两种方式却用在了成百上千的不同个性的大龄自闭症患者身上!而且很多人抱有某种期望,通过这一两种方式来让自闭症人士行为获得改善或提升。这本身就不科学!”

对于人们最为关心的如何去解决?窦一欣说自己只能给出无奈的答复,“暂时国际上还不能回答!”静语者家园是在经过了8年的不断地尝试,结合本土的,适合国情的方式,开发、引导,教育。“通过多年经验,我们不再提倡孩子一定要迎合我们的社会,迎合我们家长所要求的生活。而是根据其特点生活,根据其喜好来帮助其选择职业发展方向和社会生活方向。”窦一欣表示。

窦一欣警示:当自闭症人士进入社会生活的层面,面临的将不再是自身功能状况,而是养护成本的计算。他介绍,无论国内外文献,都显示自闭症者就业率偏低,就业状况不理想,这与自闭症者的特质与问题行为有关。“自闭症患者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和其他残疾人一起就业并不现实,目前缺乏相关的政策扶植。由于前期他们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培训陪护才能投入到有限的工作环境中,这更降低了让他们进入到正常职业岗位的可能性。所以他们的生活成本及养护成本决定了他们的职业规划。那么成人自闭症人士的职业发展方向将有待全面评估而做出选择。”

对于很多人都不熟知,各种困境和问题即将接踵而至的大龄自闭症群体,现在是窦一欣和“静语者家园”高度关注的。“大龄自闭症人士自有其喜怒哀乐,只不过我们绝大多数人还不能按照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与其沟通。我们曾几经努力改变他们,期望他们和我们这些绝大多数人一样,其实效果甚微。我们可不可以改变自己融入他们呢?”

多年来“静语者家园”在救助康复中发现在大龄自闭症群体身上有一个相同的特点,自卑!没有自信!“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环境,而不是某种康复技术。当他们在一个感到轻松、被尊重的环境下,他们很多的症状都减轻很多,甚至消失。当他们得到赞扬、肯定,他们能发挥出让我们吃惊的能力。”窦一欣相信这些发现都将为救治大龄自闭症群体寻找到更好的路径。

保险缺失之痛 希冀险企担当

根据自己长年与自闭症孩子家长们的接触与交流,窦一欣感觉自闭症家庭最大的担忧是家长不在后,孩子如何生活?家庭财产如何继承?“孩子们本身是无法自己使用继承的家庭财产的。很多家长跟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

据窦一欣介绍,他们现在在筹建静语者社区,“让孩子们在一个属于他们的社区里生活工作,孩子们有了一个生存的地方,也就是解决了家庭财产的使用问题。如何有一种可靠的财产管理形式?交付于什么样的机构才保险,这是需要探讨的。”窦一欣非常希望能与中国保险企业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据记者了解,对于残疾人这种特殊人群的商业保险体系,一直以来都是一片空白。当前的唯一一个项目“安心工程”是由中国智协与保险公司研究、设计而成,意在补偿因特定意外或疾病给智障人士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是第一个惠及全国的针对残疾人的商业保险项目。“对于孤独症这样的精神残疾人群至今也没有任何的保险保障,孤独症人士是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在家庭的‘顶梁柱’出现裂痕甚至断裂时,没有人可以保障这他们未来的生存。所以我很希望保险业能够本着一颗公益之心,为这个人群设计一系列覆盖面广、保障齐全、保费低廉特点的商业保险体系,能够最大程度的惠及这个群体。”窦一欣呼吁和企盼可以有更多的中国保险企业能够与他们一起为自闭症孩子撑起他们的天空。

2016年7月,“静语者家园”将和《三联生活周刊》共同举办第三次行走活动从“为了不孤独的行走”。路线是沿中国海岸线——辽宁丹东到广西防城港,10多个人的队伍中增加了两个台湾的自闭症朋友,西班牙的自闭症人士也在联系参加进来,计划用四个半月时间。“我们这次大型活动一是倡导更多的人了解自闭症,途中设有六个活动城市——大连、青岛、上海、厦门、深圳、北海。每个城市搞一个不同主题的大型活动,同时邀请名人明星陪当地的自闭症孩子生活一天,体会孩子们的不同,体会孩子家长们的艰辛。而是通过一些活动为静语者社区建设投资、筹款。”窦一欣表示他们所有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闭症孩子们能够“不再孤独”。

链接

静语者家园以现代社区模式为载体,把“平等、快乐、自信”的理念融入环境中,给大龄自闭症人群提供一个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轻松愉快的心理空间;持久充裕的生活保障。让他们在社区中获得真正的存在感、认同感和成就感!基本功能:有居所、有人教、有事做!

有居所:为了让自闭症人士身心达到完全的放松,每个自闭症人士都需要独立和宽敞的居住环境。静语者社区会让每个自闭症人士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为他们的身心放松提供最优质的居住条件。静语者家园居住环境采用三个自闭症人士加一个协助人员共同居住在一个院落内,其中每个自闭人士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

有人教:静语者社区主要训练的是自闭症人士的社交、沟通和生活自理能力,为走入社会强化其所必须的社会生活技能。因材施教,同时也开展兴趣班,例如艺术、戏剧、体育运动等。

有事做:根据每个自闭症人士的兴趣与能力,静语者社区会因才因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安排,让自闭症人士在工作中进一步巩固学习和训练的成果,在工作中建立增强自信,并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获得认同和尊重!

在社区内可以提供如工厂职工、环境维护、种植作业、食堂服务、咖啡厅服务、小型超市营业员、绘画等工作岗位。还可以与社区周边的企业达成合作模式,安排有能力的自闭症人士进行工作安置。提倡通过针对性就业岗位安排,开设庇护型工厂,让有能力的自闭症人士通过支持性就业有足以维生的经济来源。让其自然感受到对他人有贡献、被需要的成就感。获得认可,建立自信,从而让其在未来能融入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