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传世名画里的鸿篇诡案

发布时间:2016-02-05 09:21:02    作者:田晓昕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冶文彪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时间:2015年1月
定价:49.9元

“画桥虹卧浚仪渠,两岸风烟天下无。”这两句出自《清明上河图》的一首题跋诗,浚仪是开封故城所在,借指北宋都城汴梁,而虹桥是汴河上的一座全木结构拱桥,也是《清明上河图》的“画眼”。《清明上河图密码》就以这幅国宝名画为依托,选择虹桥为事件展开之眼,重新构建了其情其景,讲述古都热闹繁华下暗潮涌动的阴谋。

北宋徽宗年间,某个清明踏青时节,恰逢正午,汴河春水丰沛,流势颇急,一艘帆上绣着梅花的客船急驰而至,眼看将要撞上虹桥,舟子们大呼小叫,手忙脚乱地落帆、挥桨,情势危险万分,桥上和岸边的人不由齐声惊呼。就在这样的众目睽睽之下,梅船上烟雾突起,迷迷蒙蒙,飘散出的木犀之香熏人欲醉,梅船却毫不减速,径直穿过桥洞,撞向上游岸边泊着的一艘新船。等烟雾散去,梅船竟已消失无踪,连块木片也没剩下,之前还歌声袅袅的新船上却赫然出现了24具尸体……这是《清明上河图密码》第一部的事件开篇,为全书埋下引线,由此逐丝逐缕牵出了824位登场人物,一幅鸿篇诡案就此徐徐展开。

为了创作本书,作者耗时五年构思,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创作出汴梁市井“浮世绘”。第一部中以木火金水土各成篇章,分别写了八子案、香袋案、范楼案、变身案、梅船案,五个案子各自独立,又暗中勾错,最后与开篇的梅船消失案汇集完结。登场人物既有贩夫走卒、黄发垂髫,也有宗师子弟、文人墨客,甚至高丽间谍。既然书名叫“密码”,就要对画做解说,这些人的出场位置、神态举止便与图中所绘做了相当地对应,而第一个八子案的缘起正是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作者将史实和故事、文化与生活、礼教与俗趣……万物俱陈,娓娓道来,再加上行文中宋词名句错落出现,古风盎然,做到了虚中有实,读起来恍如踏入九百年前的古都。

和古风相称的是五个案件的古典本格推理手法,比如范楼案就用了经典的密室设计,每个案件一开头就像魔术般诡异不可言,而相关人物也全数出现,罪犯正隐藏在其中,叫读者疑窦丛生,享受解谜的乐趣。随着线索一一浮现,真相就要呼之欲出时,作者却留个扣子停笔不写,等到了全书末尾才收为一束,将五个案件一气写成,全数水落石出,同时又为第二部埋下重大伏笔。

大多数的推理小说中,罪犯不是为财便是为情,这本书也不例外,但细推几个案子,八子案中的宋齐愈和莲观、简贞,香袋案中的彭嘴儿和春惜、饽哥和小韭,范楼案中的董谦和侯琴,变身案中的何涣与阿慈,一切谋划、误会都因情而起,虽然或犯法理,但情意真挚绵厚,有的人为之割袍断义,有的人甘愿玉石俱焚,有的人因一己幸福处心险毒,有的人以万贯家业换取无赖身份……作者笔墨含蓄文雅,但将人间百态摹写得淋漓尽致,令读者为画中人叹惋唏嘘。

在为画中人描摹言行的时候,作者也没忘记绘制《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张择端在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堪称神秘人物,关于他的资料只在图上一处跋文中用数十字统括。而在作者笔下,他身着一袭灰袍,肩挎木箱,是个形容瘦削、言行谨慎的落魄画师,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令人称绝,他观察入微,所画人物市景无不工细谨严、详实生动。清明正午,梅船消失瞬间,他正在汴河虹桥上凭栏绘景,恰好一一记下梅船上众人的眉眼动作,为破案做了出色的速写开局。

汴河是宋都汴梁的交通要道,为舟车所聚、四方商贾汇集所在,一路穿过郊野村庄、园圃街市、茶楼酒肆,水上河市歌舞升平,水道深处却昏暗难测,甚至可以藏匿亡命宵小,就围绕着这条汴河,书中人物的命运也如水波一样,或缓或急,或挣扎于漩涡,或吞声于暗流,总离不开这生活的根基,也摆脱不了人与人、人与时代的纷繁交错,但始终向前流淌,不知未来还要经过多少险障惊滩,也不知后续几部还有哪些悬疑事件,除了作者预知结局,也许正像本书吊人胃口的推荐文所说:只有宋徽宗知道,一场席卷帝国的腥风血雨,已在全图正中的虹桥下荡起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