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鲁望:为艺者需“向下扎根 向上结果”

发布时间:2015-11-13 10:36:06    作者:记者 方磊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为推动保险行业书画摄影艺术工作的发展,进一步发掘行业书画摄影艺术人才,引导书画摄影爱好者“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更多的艺术作品,为行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中国保险书画艺术研究会于上月在北京举办“保险人的中国梦”第四届中国保险业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览。此次保险业内大展再次将保险人的书画兴趣引入高涨的热潮。近日,本报记者对保险业内知名书法家、中国保险书画艺术研究会驻会副秘书长鲁望先生进行了独家访谈。作为业内老一辈书法家鲁望先生向我们袒露了他修习心怀和自己坚守的艺术观。相信其中的真知灼见能给予我们后辈保险书画修习爱好者一些启发。

人物素描

鲁望

1952年6月出生。

1970年12月应征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荣立个人三等功与集体三等功,1980年初退伍。

1980年至1992年在陕西省兴平市供销社工作。

1992年10月--1996年10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咸阳干部学校(后被分流于中国保险咸阳分公司营业部)。

书法作品入展: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一、第二届草书展

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保险书画艺术研究会驻会副秘书长

业内人书画水准足够欣喜

对于此次保险人书画大展的总体感觉,鲁望表示:此次展览整个作品质量较比往届要好很多,“这说明我们行业内的书画摄影爱好者的人数在增加,业余爱好者水平在悄然提高。真诚期望我们行业内能有更多业余书画摄影爱好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迈上更高层。”

本次展览书画创作,鲁望个人概括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尊重传统,“所有获奖作品的作者都能在传统中汲取营养,这是很值得称道的。”二是形式无奇,“国内现在很多展览的作品,一味追求形式新奇,甚至可以用形式至上来形容,染色,拼接,做旧等等,简直是手段不用其极。而我们这次展览的作品都是在老老实实地去完成作品,并能在必要的章法架构中给读者以平实温暖的感觉。”三是笔墨安静,“这是我对我们这次展览书画作品的外在构成以及作者内在修为的关照而得出的评价,因为如今的参赛作者为了使其作品能有所谓的冲击力,就极力强化笔墨的张力,以求达到吸引评委们的眼球,这样势必会造成作品内力的孱弱与虚化。而我们这次的展览的获奖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安静的,平和的,让人可以在作品前留住脚,这一点很难得。”

对保险人的书画创作在社会书画领域处于怎样的位置,鲁望坦诚表示他并没有做过这样的横向比较,“所以要给出一个恰当的定位还比较难。”但就现有的国家级,省级会员数量与每个人的创作水平来看,鲁望表示自己可以足够欣喜。“真正要是有个机构评级的话,应该是中游之上。可称道的就有丁永康,他的硬笔书法教材已出版好几百种。李志武的连环画,张海峰的版画,李夏青的中国人物画。而且在我们行业内肯定还有很多书画人才没有被发现。”

鲁望认为,需要提升的是保险业内现有的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会员以及省级会员应进一步挖掘传统内涵,“补足自己的国学缺失,以智性书写强化自我面目。”同时他也希望业内书画爱好者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传统技法,文化学习,使之所书、所画能更进一步雅化,更具耐读性。

“进德修业 勉励而求”

始终围绕“进德修业 勉力而求”,这是鲁望一直认为书画艺术的爱好者,乃至修习成为艺术家的必须途径。正如他所说“德为本,乃为人为艺之根本,倘若无此根本所为之艺必涉炫技而浮华,也就是——现在书画界评价某些作品所说的不耐看。”不耐看的原因在鲁望看来是作品缺乏文化内涵。“作品文化内涵是要求作者通过笔墨外化之功而达其性情的。孔子曰:欲取之,先予之。汝欲外化其内涵于笔墨之中,设若缺少了以往日积月累的道德修为与文化积学为所蓄之内资,将何以堪?那就只有以炫技为华而不实去欺人了。”为艺术者必须有向善的心,这是鲁望所坚信的艺术者品格。

如果说天赋是上天的赐予,那勤奋正可为人的能动性。鲁望相信恰恰正是勤奋使人在艺术上的造诣有所不同。“天赋却有差异,勤奋因人而异。有人恃才傲物如兔子,有人勤勉不竭如乌龟,赛跑的结果也可以说成是勤奋与天赋的关系。”他表示,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等,这些几乎都是在强调勤奋对成学的作用的中国古语,正是希望修习好书画艺术的人所通透领悟的朴素真义,“更何况天下学问常有学而不成绝没有不学而成者。”

书画艺术对人,对保险人的意义鲁望有自己的理解,“书画艺术对于我们当然不会像吃饭穿衣无三餐而饿,无冬衣而寒那样现实。但当吃饭穿衣这最朴素的需求都已不再是问题而后,如何去慰藉自己的心灵,如何安顿精神层面的享受,如何寻找一种可滋养的精神食粮,对生活在当下快节奏里的人们来说就不能视为可有可无了。”书画缘何能对人的心灵有价值与意义呢?他确信书画艺术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能陶冶情操,追求美真,雅化品性,崇尚风骨,养正高蹈。“正因为如此,它自然就成了有境界梦想的人们作为精神享受受青睐的宠儿。人们若能知其意义之所在又能爱之,好之,赏之,务之,从而使生活在浮躁环境中的那颗心可得诗意之栖居,其价值就在于此。”

自设围城 守住自我

作为金融保险企业的员工,要保留属于更多自我的艺术情怀。鲁望认为这样的情怀恰如自设的围城,“在其中有近处的风景,你得孤独自赏,而远处的你也只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走出来时,不是要别人欣赏你,而是要用你的作品给别人带来美的享受。”提及协调工作与艺术的矛盾,鲁望坦诚自己也没能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因为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正的,顾此就得失彼,无奈谁都没有分身之术。那么你要持守自己的爱好与追求,就得退到你的围城里去,守住自我,伴随孤独,举杯邀月。”对此他反复提及自己对艺术的苦行态度,“世间的任何艺术都没有唾手可得的。”

为人不易,为有道德高尚的人更不易;为艺不易,为有品格风骨的艺更不易。高山仰止,景行仰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向下扎根,向上结果。这正是鲁望所持衡坚守的艺术观及努力追寻的为人境界,亦是他最想与身在“书画围城”里的保险人分享的艺术心得。

鲁望篆刻、书法作品:

一语中的:

“为人不易,为有道德高尚的人更不易;为艺不易,为有品格风骨的艺更不易。”

——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