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日本制造业风云启示录

发布时间:2015-10-16 12:34:59    作者:胡艳丽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在经济领域能够与市场相结合的创新,才是有效创新,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那只能属于科学家实验室里的游戏。

作者:(日)汤之上隆

翻译:林曌等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时间:2015年8月

定价:45元

□胡艳丽

市场经济格局风云变幻,曾经风光一时的日本制造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明显创新乏力、弱势尽显。在2011年,松下、夏普、索尼日本家电行业三巨头分别出现了巨额亏损;2012年,日本硕果仅存的生产DRAM半导体的合资企业尔必达宣告破产,至此日本曾经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产业,全线萎落。这些曾经傲视全球制造业的行业巨头,如何由高高的神坛跌落尘埃?

日本制造业崛起源自于他们对完美尽乎偏执的追求,这种精益精神,使其迅速由技术上的模仿国成为行业的领军者,引得各个国家制造厂商纷纷前来取经求道。假如世界就此延着技术路径直线前行,假如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是无限的,那么日本制造企业仍将有机会称雄世界。然而,世界快速发展变化,10年一个发展浪潮,10年一次产业革新,技术并非永远是市场的王道,在服务经济、体验经济、场景经济的冲击下,市场上曾经的技术乐土已经让位于今天的颠覆创新。在技术峰台上沾沾自喜的日本制造企业显然没能适应世界的发展变化,没能踏准时代变化的节拍,错失了一次次转型机遇,将制造江山拱手让人。

日本半导体行业资深从业者,现日本精密加工研究所所长、半导体产业和电力机械产业顾问汤之上隆在《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中,以自己IT从业经历为引,讲述了日本半导体产业从峰顶一步步滑向谷底的过程,而后逐步拓展至家电领域,及至整个日本制造业。在与美国英特尔、韩国三星等产业的对比分析中,指出日本企业的沉疴痼疾,并探讨了日本制造业的复兴之路,呼吁日本企业重新重视模仿创新元素,扬长避短,以工业互联网时代再振雄风。

综合书中所述,日本制造企业的衰落受制于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外因包括日元的加速升值、世界经济走势的下行,以及市场风向的变化。但同时作者也清醒地指出,外因永远不是决定因素,它们是企业为自己失利寻找的借口,起决定作用的始终是内因。

首先,技术过盛导致产品性价比降低。日本制造企业对技术有着偏执的追求,为了让产品提高1%的性能,不惜投入30%的成本,导致日本制造在价格上失去了国际竞争力。比如当时大型电脑制造商以及日本电报电话公司要求日立公司“制造不会出故障的DRAM”,质保期最长要达25年,日立公司为满足客户需求不惜血本,但后果可想而知,这是远超终端产品正常使用需求的过度技术投入,必然导致产品成本的激增,最终导致企业整体利润的下降及竞争力的流失。

其二,缺乏合作意识导致企业难破发展瓶颈。日本有着浓厚的匠人文化,强悍的研发人员可以在技术领域攻无不克,这既养成了日本企业的技术自信也导致了他们的盲目自大,以致缺乏合作意识。这也恰是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日本企业陆续败北的症结原因。以尔必达公司为例,它由日立和NEC合资成立,合资的初衷是让日立的技术之长和NEC的生产之长形成合力,但由于两个团队不同的制造文化,以及彼此间过度竞争,导致合资公司内部摩擦力过大,不仅未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反而导致企业运行失效。在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中,日本企业同样难离自我本位的思维惯性,以致形成了技术上和生产上的孤岛,导致日本制造业难以发展壮大。

其三,营销意识淡薄导致失场失利。日本企业重技术而轻市场,以技术决定市场,导致产品和市场严重脱节。当技术在市场上严重过盛,西方企业开始做技术减法之时,日本企业仍在做技术加法;当世界电子消费产品快速迭代之时,日本企业仍在技术和品质上垂直攀登。这种做法只能令企业努力的方向和市场的风向背道而驰。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发明和市场的新结合”,在经济领域能够与市场相结合的创新,才是有效创新,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那只能属于科学家实验室里的游戏。本世纪创新的典范非苹果公司莫属,不仅颠覆了电脑和手机产业,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其中的技术秘密并不难破解,但要想习得这种创新的思维并应用于实践之中,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日本制造企业失败的经验,同样值得中国企业引以为戒。在日本国民深度剖析其制造业积弊之时,中国企业面对未来也应有自知之明,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动,改变既往作为创新跟随者的身份,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争取自己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