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一条沧桑古道的美丽梦想

发布时间:2015-08-21 09:51:00    作者:禾刀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恰恰是这些有着不同目的的过客,使得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更为丰富。

作者:(美)芮乐伟·韩森

翻译:张湛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时间:2015年8月

定价:49.8元

禾刀

对于大多数选择阅读本书的读者而言,兴许同笔者一样难免怀揣着这样的美好想象,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车水马龙,大批来自欧洲、西亚、南亚、中亚以及中国内地各种肤色的商人,牵着长长的驼队,将丝绸、陶瓷、茶叶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

耶鲁大学历史教授、著名汉学家芮乐伟·韩森(Valerie Hansen)着重研究了丝绸之路上的楼兰、龟兹、高昌、撒马尔罕、长安、敦煌、于阗共七座绿洲,在对大量惊人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梳理和细致分析后,努力还原了这条名声远播古道的沧桑历史。当历史露出久违的真容后,人们对丝绸之路的那些美丽幻想便如肥皂泡般灰飞烟灭。

丝绸之路不是“路”

芮乐伟在序言中便直言不讳地指出,“丝绸之路这个词甫一出现就被看做是一条商旅往来不断的笔直大道,但实际上从来就不是这样的”。在她看来,丝绸之路从来不是一条“路”,至少算不上我们现在印象中有着清晰足印或车履压痕的道路。

虽说丝绸之路早就有之,但“丝绸之路”这四个字的发明却要等到1877年。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是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1877年,在中国考察多年的李希霍芬推出了5卷鸿篇巨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正是在这套书的“第一卷中,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自此,“丝绸之路”概念便被逐渐发扬光大。

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描绘大体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将丝绸之路概括为中国与罗马之间的道路,二是将丝绸之路“描绘成一条笔直的大道”。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在1936年出版的《丝绸之路》一书中,将丝绸之路进一步明确为“从中国边境到欧洲的诸多道路”。两相对比不难发现,李希霍芬的定义过于简单和理想化,斯文的定义是在与中国同行对西域进行实地探察后得出的,所以更接近史实。芮乐伟并不认为许多人真会沿着这条路直达罗马,中国最远最大的贸易伙伴可能是今天伊朗地区的居民。

虽然不乏文章和影视作品想当然地把丝绸之路描绘成从长安直达罗马的洲际道路,然而,除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初端,走出非洲大陆的人类祖先,在较长时间内可能沿着这条路线进入过东亚和印度次大陆外,自有史以来,对于相距上万公里的两地,凭借当时极其原始简陋的交通工具,要想跨越陆路重重险阻,无异于徒手登天。况且从商业和政治角度看,也掂量不出太大的实用价值。事实上,已知的考古结果也表明,“罗马人从未用金币直接购买过中国丝绸”,而中国考古发掘的罗马金币,绝大多数只是仿制品。

丝绸之路“无丝绸”

丝绸之路到底是怎样的一条洲际道路?芮乐伟的研究结论可能让一些曾因丝绸之路而倍感自豪的读者顿时泄气不少。因为芮乐伟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一条存在大量丝绸运输的道路,甚至算不上以商业著称的道路。

“在本书所讨论的每一处丝路遗址中,包括尼雅、楼兰、龟兹、高昌、撒马尔汗、长安、敦煌、于阗,贸易都存在,但规模有限。年代在三四世纪的尼雅佉卢文书有近千件,只有一件提到了‘商人’”。“丝路贸易最详细的描述之一”、大约书写于313或314年的八封粟特古信札“提到了羊毛、亚麻、麝香、铅粉(化妆用)、胡椒、银等具体商品,可能还有丝绸。商品量都不大,从1.5公斤到40公斤不等,是适合商队进行的小额贸易”。

进一步解读考古资料可以得出,绝大部分贸易也仅仅是短距离小范围的转手贸易。考虑到沿线地理环境的恶劣,以及各种势力长期犬牙交错,通关手续繁杂,“且都被严密监视”,大规模远距离的商业活动的困难难以想象。即便张骞在大夏看到过中国邛山(今四川荥经西)的竹杖和蜀地的细布,但无论从商品数量还是历史记录上,均无法证明超长距离商品运输是丝绸之路上的主流。

既然丝绸之路不以丝绸贸易为主,那么丝绸之路上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芮乐伟的研究表明,丝绸之路显然不同于茶马古道,难民才是这条路上的主力军。迫于战争或自然灾害,西亚、南亚、中亚各地难民均在此交集,苟且偷生。而像张骞那样肩负政治重任的使节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过客,再接下来才可能是那些靠贩运商品谋生的商人还有宗教朝圣者。单纯地突出丝绸等商品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这很显然有违史实。

文明交融在丝绸之路

芮乐伟描绘了这样一幅丝绸之路图画:“难民、画师、工匠、传教士、劫匪和使节都走同一条路。他们有时做做生意,但这并不是他们在路上的主要目的”。商业贸易只是他们的“副业”,不过,恰恰是这些有着不同目的的过客,使得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更为丰富。

只要有人交往,就会有文明的交流。作为连通中国和中西亚、印度次大陆乃至欧洲的重要陆地通道,“这条路不仅传播了货物,还传播了思想、技术、图案”。尽管这条道路无比凶险,行人数量极其有限,但是在有限的交流中,除了中国的丝绸,还有中国发明的纸张最终还是到达了欧洲,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重要基础。流向中国的商品则包括“矿物、香料、金属、马具及皮革制品、玻璃”、宝石等。在这种交流中,汉字彰显出强大的包容性,从丝绸之路沿线,“汉语吸收了35000个新词汇”。此外,来自各个地方的民间技术也会在这条道路上广为传播,而中国也从这条路上引进了棉花和种植技术。繁荣的宗教是丝绸之路上无比璀璨的一页,这条路上曾经多种宗教并存。

既然丝绸之路并非以商品贸易著称,那么,自海洋贸易勃兴以来,运量大、成本低,受地理和气候环境影响小的海洋贸易,必然进一步挤压丝绸之路并不突出的商贸空间。也是自海洋贸易兴盛那时起,许多原来不得不冒险踏上丝绸之路的行人,纷纷改道更安全更便捷的海路,使得原本就不多的丝绸之路行人更加稀少,最后只能由考古学者苦思冥想,还原历史真相。

作为历史文明交汇要冲的丝绸之路,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2013年,中国首次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蓝图,引起世人高度关注,一度披上神秘色彩的丝绸之路,再一次闯入公众视野。

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最大亮点在于,通过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突破丝绸之路历史上的交通瓶颈,为中国与中西亚乃至欧洲的商品贸易打通一条快捷的陆上通道。假以时日,当人们飞驰在这条便捷的洲际通道上时,过去人们对这条沧桑古道的美丽幻想,或许会因繁荣的商业贸易而逐渐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