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晋平太:倾心打造“中国保险第一村”

发布时间:2015-08-21 09:15:34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陈斌

见到晋平太,多少有些意外。1.6米的个头,白皙瘦削的脸庞,一袭白衬衫,领口微开,举手投足之间流露着自信和从容。

他是中国人寿山西夏县张庄村营销服务部的负责人。

他用激情缔造了传奇,他的身后有一大串荣誉:2007 年5月,张庄保险工作室荣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同年被《中国保险报》誉为“中国保险第一村”;2008年4月,被评为“2007中国保险年度人物”;2010年《中国保险报》“新中国60年中国保险60人”,他也名列其中。至于中国人寿总、省、市、县各级公司的荣誉和奖励,更是不胜枚举。

而他工作展业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状况?山西运城夏县的张庄村共有3398人、730余户,没有工副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但该村保险业务员却不少,光中国人寿一家就有6人。全村1860位村民参加了保险,年交保费169万元,人均年交保费497元,入户率达98.3%。

他的传奇是如何缔造的呢?带着巨大的问号和疑虑,笔者走近张庄,走近晋平太扎根的乡土。

人物档案:


晋平太

晋平太:

1955年10月23日出生。

1972年——1979年山西尊村引黄局指挥部通讯员

1979年——1996年山西夏县水头镇张庄村村委副主任

1996年至今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夏县支公司张庄营销服务部经理。

“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谈起上学这段历史,晋平太说自己多少有点心酸。

晋平太出生于1955年10月23日。家境平平,父母亲都是农民,以种田为生。父亲小时候读过私塾,能写一手好字,年轻时曾在国民党部队当过一段文书员。离开部队后,在西安经商一段时间,后回家乡务农。小时候,父亲一直在给晋平太兄弟俩灌输一个理念:做人一定要地道,与人处事诚实守信。能帮人时,尽力帮;帮不上,别误人事。

从小学到中学,晋平太一直是班里的班长,学习成绩位列前三名。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参加高考时,因父亲有在国民党从军经历,被说成有历史问题,晋平太不能参加高考。

一度苦闷彷徨,很快晋平太很快走出阴影。暗下决心,不能上大学就自学。不管在任何行业,一定给父母争口气。后来他去了运城尊村引黄局上班。工作两年后,从基层被调到工程指挥部工作,并担任团委副书记。

改革开放,春风激荡。晋平太不安的心骚动起来,固定而微薄的工资常常觉得捉襟见肘。他想干一番事业,改善改善生活。机会来了,村里有100亩果园对外承包,哥哥想干,苦于手头没钱,而平太上班多少有些积蓄。哥哥将消息告他,希望兄弟携手,按股份分红干起来。两人一拍即合。兄弟俩以每亩17元的承包费与村委会签下合同。接下来兄弟两人早出晚归,挥汗果园。四年后,晋平太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盖起了村里第一栋两层“洋楼”。出租模板的个体户曾对他说:“你是你们村第一号,以前人们只盖平房,你们村还没人租过模板”。

7年后,村里撕毁合同,将租金翻了几番。兄弟俩放弃承包。而是另租了十亩地,栽果树,重建“花果山”,1994年一年纯收入1万元,再次震惊了村里。

说到这里,人们觉得晋平太只顾自己发家致富,不管乡亲,实则不然。

他是村里的科技副村长,又是农民技师,还是运城市农民经纪人联合会理事。有一次,他得知运城市一位著名的果业专家,从日本考察回国。他提前去电,从火车站接到张庄村,请专家为父老乡亲现场授课,讲授果园管理知识,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都赶了去。全村哪家哪户如有红白喜事,他逢事必到;邻里发生纠纷,他是义务调解员;哪家因生产投资或生活急需咨金,他慷慨解囊暂垫或予以调济。哪家有大龄青年需找对象,他义务当月老;今年种什么经济林,栽什么好,如何管理,他是致富参谋和技术员。

“热心肠”“信誉高”是村里人一提起他,首先想到的词。

“村里第一个保险营销员”

1996年12月,中国人寿夏县支公司水头镇营销部,在下辖各村招聘代办员。有一朋友推荐他,他听了介绍。觉得这个行业有前景,能为大家带来保障,没有风险发生,是存款;有了风险,是一笔保命钱。带着初浅的认识,晋平太成为了一名代办员。刚入公司,他满怀信心,决心大干一场。但经过一段实际接触,成效甚微,是寿险工作难干自己不适应?还是村民们保险观念不强、经济状况不好?晋平太陷入深深的困惑。一度产生了犹豫和放弃的念头,不想再干这个“是人干,又不是一般人干”的苦行当。


晋平太(右一)深入村民生活,与村民交心。

1998年10月7日早上,张庄村发往运城市的中巴客车,在中途安邑道口与火车发生碰撞,造成8死26伤的特大交通事故。这一消息传回村里,身为村干部的晋平太,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死扶伤。现场惨不忍睹,村里哭声震天,受害人家苦不堪言。最终政府和铁路部门进行了赔偿。在这些人当中,仅有一位姓席的村民投保了一份年交费100元的意外外险,被赔付了10000元,这在1998年的张庄村,是一个天文数字!相等于村里一个壮劳力10年不吃不喝的全部收入。公司理赔人员和晋平太一起讲赔款送到受害人家属手中,家属泣不成声。第二天,受害人家属又跑到晋平太家问:“保险公司的钱,人家以后还要不要?”晋平太坚定地回答:“不要,这就是理赔金。”

这件事在全村震动很大,事故教育了村民,也教育了晋平太,当天晚上他回到家里,翻来覆去一夜没有合眼.他也陷入自责和反省,脑子里总想着一个问题,如果自己尽到责任,每人都能有一份人寿保险,社会就会多一份稳定,政府就会少一份负担,家庭就会多一份经济保障,乡亲们也能过上幸福平安的日子,这才是人寿保险的伟大意义,也是一名合格的寿险营销员崇高的价值所在。他坚定了信念,不管有多苦多难,都要把保险干下去,把中国人寿的关爱送给父去乡亲。

为了干好这一工作,他制订了学习计划,购买了有关书籍160余册。同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和向优秀同行学习,并在实践中总结成败得失,吸取经验教训。

晋平太的第一个客户是本村在县城经营粮油店的晋玉堂。他利用去县城的机会,由公司业务主管陪同,拜访晋玉堂,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他,签下了一份10年期的期交康宁终身保险,年缴保费1600元;同时给客户附加了一份150元的驾驶员意外险。

随后,晋平太开始骑着自行车展业,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他签下146件新单保费48万元,最大的单子是趸缴14万元,最小的单子180元。

接着换成骑摩托车,行程二十余万公里,报废了四辆摩托车,更换了20余条轮胎,全镇的每个村都有他的保户,全县的每个乡镇都有他的客户。

晋平太也有碰钉子的时候。有一天。他去本村一位姓刘的同学家里,动员他买康宁终身保险。寒暄几句,便进入正题,晋平太把保险产品的好处一一展开。不料老同学显得烦躁,到最后终于爆发。“你再说,我把你撵出去!”晋平太感到莫名其妙,也颇委屈不解。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老同学远嫁别村的妹妹,在他拜访的前半个月遇车祸身故,他心烦意乱,压根不想听到“身故”和“理赔”等字眼。一年之后,晋平太让另一位“发小”去做工作,间接讲了保险的好处和晋平太的“个人品牌”。老刘也感觉是自己态度过激,委托回去代道歉。见时机成熟,晋平太二次登门,老刘非常热情,连连致歉。解释自己当时大脑一片空白,一点都听不进去。最后,当场给自己和爱人各办理了一份康宁终身保险。

在展业中,有的客户从不懂到熟知,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信任到信任,在这个过程中,晋平太所做的努力,就像一个完美的调和剂。使得增长的不仅仅是客户的信任和理解,更多的则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份风险保障。

“客户服务摆在第一位!”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晋平太坚信这点。他一直将客户服务摆在第一位!

村民宋庭燕是晋平太的客户,每年交3000元保费。她曾对晋平太说:“现在我们紧紧把保费交了,老了就有保障啦。”她说她特别信任晋平太,就是认他这个人,凭信他才入了保险。

2002年10月,晋尊孟的10岁侄女因为煤气中毒身故,晋平太往返县城两趟,办好了学生平安保险的理赔手续。出殡当天,又陪着支公司领导送去了3000元赔款。

2004年4月,村民卢喜凤骑自习车意外身故,也是晋平太在医院、公司和客户家庭之间把理赔手续理顺,陪同公司领导送去1.5万元赔款。

2004年8月,客户晋国栋在去太原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身故。入土为安后,又是晋平太陪同客户亲属到太原办妥了所有的手续,并送去了1万元赔款。

晋平太的客户晋尊孟说:“这些钱虽然不多,但对我们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讲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只交了几元、几十元,多点几百元,遇险后就可能获得几千或上万元的赔偿。出了事,赔款可以解决燃眉之急。”村民慢慢也明白了入保险这个道理,所以现在宁愿少喝点酒、少抽点烟也要买点保险。

奥维德说:“勇士是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前行的”。2006年12月的一天,晋平太为了给邻村一位客户送赔款,晚上11点30分左右,从海拔600多米的鸣条岗上下来,由于路面结冰,推上摩托车摔了十几跤。一公里的大坡用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回到家里已是深夜1点多钟。妻子看到摩托车摔坏了,丈夫的脸上带着血痕,满身的泥水和雪花,膀子痛的连上衣都脱不下来,心痛地流出了眼泪,赶紧叫人把他送到医院,经过拍片诊断是右臂骨折。他躺在病床上,妻子站在病床前,含着泪花说:“你晚上再不要乱跑了,要有个三长两短.咱家的日子怎么过呀?”晋平太笑着说:“出门在外,路上遇风雨坎坷,这很正常。要干成一番事情,不经点磨难,怎行?”就这样,晋平太住在医院里,心却在工作上,他躺在病床上用电话联系,半个多月时间签了16份保单,保费9600元。

得知晋平太受伤住院的消息,许多村民前往医院看望,这让晋平太热泪盈眶……

打造“保险第一村”

晋平太感觉到,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需要更多的人从事这个行业,去拓展保险市场和服务父老乡亲。

2003年,晋平太着手组建营销队伍。他选择了5个在村里为人正直,人品好,群众中威信高,有声望的人,作为团队成员,携手展业,服务客户。

晋平太坚持每季度在村里组织召开一场保险产品说明会,请市或县支公司的优秀讲师与村民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宣传保险理念和文化。积极做好上门拜访工作,建立村民档案,及时了解群众的投保需求和对保险的疑惑,增加客户忠诚度,并且对全村保险工作的推进做到把握有度,胸有成竹。

“保险服务的基础是宣传到位,宣传一定要不断创新”。晋平太团队在全村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业务拓展的良好氛围。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多年来坚持在主要巷道里做了不少的墙体广告,确保群众天天都能看到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保险广告。坚持利用村里的广播,建立了固定的“人寿保险知识窗”栏目,通过广播每周3次向群众讲风险、说保障,效果明显,这一栏目还成为大家的必听节目。

参加保险还被写进“村规民约”。张庄村头的“村规民约”公示栏,第五条赫然写着“积极推进保险村建设,要求村干部、党团员带头参加保险,提倡户户入保险,人人有保障”。

凭借晋平太和伙伴们的不懈努力,张庄村脱颖而出,成为名扬四方的模范之村。经十多年耕耘,“张庄保险工作室”使本村730户村民中,722户投保,入户率高达98.9%。2007年,晋平太又将张庄模式推及水头全镇,10个行政村小额保单入户率高达80%以上。

2007年2月11日,时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超,时任山西省常务副省长薛延忠,时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万峰、刘英齐,时任山西省保监局局长慕福明等领导同志赴山西运城夏县张庄村参加了“和谐中国,人寿年丰”农村客户春节团拜活动。这是中国人寿首次在农村客户中举办春节团拜活动,是公司举办的“牵手中国人寿,共建和谐生活”客户服务系列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人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三农”、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做出的积极举措。

2008年8月,中国保监会正式启动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试点工作。张庄村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得到较快发展,覆盖面达到80%以上。2011年6月6日,中国保监会前主席吴定富来到全国闻名的保险第一村——张庄村,调研考察农村小额保险发展情况。到达张庄村,吴定富直接来到张庄保险工作室。在听取了晋平太的介绍后,吴定富称赞说:“你们工作在保险第一线,在‘三农’保险、小额保险上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荣誉,我向你们表示祝贺!”

国家、省、市等有关主要领导多次到张庄进行调研并召开会议。近几年来,黑龙江、河南、河北、四川、北京分公司等20多家兄弟单位陆续来到张庄村交流学习。《经济日报》、《中国保险报》、《人民网》等30余家媒体报道了他们打造“保险村”的做法和经验。

中国人寿保险总公司本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造福一方人民的理念,伸出了援助之村打了一眼深水井,起名“济困井”,尔后又为张庄小学捐赠了11万余元的图书,建造了“中国人寿图书室”。出资35万余元为全村修整了道路。投资5万元建起了“国寿博爱卫生站”,并投资增添医疗设备,改善了村民的就医条件。又出资10万元,栽植了“中国人寿青年林,还给张庄保险工作室配备了一辆客户专用的“保险服务车”。

这一切都使晋平太信心倍增,有了无穷的动力,充满了激情。他让自己的儿子报考了江西财经大学保险专业,如今儿子已毕业,奋战在中国人寿万荣支公司工作岗位上。儿媳妇王金,是中国人寿夏县支公司的优秀营销员。2015年全市首季“开门红”业务竞赛,她拿了全市第一名。

19年来的保险工作,晋平太实现了几个方面的积累:业务知识的积累;客户和人脉关系的积累;财富的积累;人生经验的积累,这使他更感恩保险所带给他的一切改变。

对保险,他也有了更全新的认识:“保险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和客户有情感的交流与沟通。你能帮助人,给他温暖。老百姓对你的认可度,是否相信你,决定你的展业成败!每一个客户,不仅仅是一个个体,他的身后,有许多人在看,看保险人怎么做?能否做好?能否使客户满意?现如今,保险发展的形势越来越好,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但要做好保险,不那么容易!要把这件事做到经典,更难!这就要求我们从业人员用头脑、用智慧,全身心投入,才能有所收获!”

一语中的:

“出门在外,路上遇风雨坎坷,这很正常。要干成一番事情,不经点磨难,怎行?”

——晋平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