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袁小斌:用色彩为历史补白

发布时间:2015-08-14 09:42:00    作者:方磊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本报记者 方磊

作品名称:《中国人保的1969》

作者:袁小斌 材质:亚麻布 油彩

规格:120×110cm

创作年代:2015年

收藏:中国人民保险博物馆

人物素描:

袁小斌,1959年出生于南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油画、连环画、插图创作。作品多次入选参加全国、省级美展并获奖,或在全国性刊物发表。大量主题性绘画作品被多个纪念馆、博物馆收藏展出。现供职于人保财险江西省分公司。

今年5月,中国人保集团召集系统内的几位画家到北京,就中国金融美协第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的金融主题性美术创作进行研讨。袁小斌从中国人保集团提供的创作素材中看到了高星先生写的一篇文章《中国人保特殊年代的号称为“治丧委员会”的9人小组》,了解到在“文化大革命” 10年动乱时期,中国人保与共和国风雨同舟,同样历尽艰难,成为中国人保发展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这篇史料文章给予袁小斌内心巨大的冲击和不安,对于这段近乎遗落的中国保险史,他决心用自己的画笔抢救、珍存和填补这段可歌的历史,《中国人保的1969》在袁小斌的画笔的油彩下孕育而生。

作为当代保险业界最知名的画家之一,袁小斌有着独到的艺术求索,对美术绘画的品格和价值观有着自我认知和见地。他如何从生活行向艺术,又如何自艺术回归生活?其中种种况味令人感怀,也使我们感受身在我们之中保险人的艺术心襟。

画技修习唯有用心勤勉

袁小斌自幼就喜欢涂涂画画。14岁那年, 他的一个邻居在跟一个浙江美院毕业后下放到江西省展览馆工作的老师学画,每次看到这位邻居画的素描头像,总是令袁小斌非常羡慕。“那时我常常请求她教我画画,于是,每次她下课回来我就追着她,要她把老师教她的东西说给我听,大概类似我们现在的转培训吧”,袁小斌最初的绘画就是在这种对兴趣和喜好的追逐中开端的。“我接受系统地绘画学习,那是后话。但不管怎么说,当年的那个邻居是我学习画画的启蒙老师,是她带我走上了绘画之路。”

除了为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全国美展而创作的作品之外,平时袁小斌几乎全部都是在画约稿。

最初年逾弱冠时,袁小斌主要是为报纸和杂志画一些插图、尾花之类的小东西,后来为出版社、《连环画报》、《中国连环画报》画一些连环画,“那时候基本上都是出版社提供文字脚本,我按照文字内容画画就是了,各种题材都画过。而且是人家需要用什么表现形式,就必须采用什么表现形式。”

至今,袁小斌为江西省许多纪念馆、博物馆画的作品,也都是这种命题创作。与许多画家的考虑并不相同,袁小斌并不觉得命题创作是对才气的桎梏,反而他觉得这对于他绘画技艺的提升大有裨益。“长期按照人家提供的主题内容、人家要求的表现形式来画画,而且还要画的让人家满意,这个难度是很大的,但对提高我的创作能力确实是有很大帮助。”

“绘画的技艺提升和修习究竟是勤奋更多还是领悟更多?”这是袁小斌的学生问他最多的问题。“我告诉学生:我在绘画方面能够取得一点成绩,完全是因为当年家里穷,是被生活逼出来的。当然勤学苦练是必需的。”

多画认真画是袁小斌认为对于艺术功力砥砺最重要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0-30块钱,为了补贴家用,挣点稿费养家糊口,必须多画。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当时的出版机构和出版物非常少,并不是你想画就有机会给你画,竞争相当激烈。因此,你的绘画技艺必须要得到人家的认可才行,如果绘画水平达不到人家的要求那是肯定不行的。”为了多画邀约之作,袁小斌不得不迫使自己不断提高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所以他得到的机会也就多一些。时至今日,一些绘画质量要求高,交稿时间紧的画稿,他们还是常常向袁小斌约稿。

勤学习、多思考、爱生活在袁小斌看来对于一个画家心智和思想的升华也是至关重要的。“绘画技艺的提升和修习,光靠多画是远远不够的。我的体会是:要想画得好,功夫在画外。要多看人家的好作品,要注意学习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同时, 要多读书、勤思考、努力提高修养、拓宽眼界;要热爱生活,不断适应新变化,努力做到与时俱进。”

对于一般的绘画作品袁小斌认为只要好看就可以了,有没有思想性或意义没关系。而主题性的绘画作品他觉得需要把握作品对题材选择的思想性、构思创意的巧妙性、表现形式的合理性、绘画技巧的准确性。并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审美诉求,弘扬主旋律。“因为一幅主题性绘画作品的题材好,构思巧妙,才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并产生共鸣;表现形式的合理,人们才会认可你的作品,并接受你作品传播的信息;绘画技巧准确到位, 符合大众的审美诉求,才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滞留他们的脚步,欣赏你的作品。”

对于保险业界一些绘画名家和爱好者的整体水准,袁小斌出言谨慎,“我对整体的情况不是太清楚。只是看过几本保险行业出版的画册,整体水平还是不错的。”但他也并不刻意回避自己的观点,以他个人感觉:相比之下,中国人保的整体绘画水平似乎要强一些,“因为中国人保的历史最长,文化积淀深厚,员工众多,人才也自然多一些”。

《中国人保的1969》:以画作珍存历史

日前袁小斌刚刚紧张创作完成《中国人保的1969》这副具有史实意义的历史刻度坐标的大幅作品。

今年5月,中国人保集团召集系统内的几位画家到北京,就中国金融美协第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的金融主题性美术创作进行研讨。袁小斌从中国人保集团提供的创作素材中看到了高星先生写的一篇文章《中国人保特殊年代的号称为“治丧委员会”的9人小组》,了解到在“文化大革命” 10年动乱时期,中国人保与共和国风雨同舟,同样历尽艰难,成为中国人保发展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

随着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席卷而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再一次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其中。仅承担涉外业务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最终缩身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外业务局的局级单位建制。中国人保仅存的涉外业务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时间,各地保险机构解散,人员分流,曾盛及全国的保险业凄然隐身。

1969年4月,中国人保总公司86名在职干部中的绝大多数人员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人去楼空,一派萧条凄凉。为了对保留的部分涉外业务进行“收摊”和“守摊”,人民银行总行决定留下9名主要从事涉外业务的精英组成一个“保险业务小组”临时机构。也就是说,当时全中国只有9个人在从事保险工作。

这9名患难与共的同志,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中国人保文革时期留守看摊的人员,史称“9人小组”,后被人戏称为“治丧委员会人员”。他们每天履行着“早请示,晚汇报”的政治生活形式,还要在读报纸,上街游行的空隙时间,甚至是一边批判着西方保险理论,一边按着西方保险费率结算着一笔笔涉外分保业务。他们当时大多都是3、40岁的中年人,有的家属在外下放劳动,或在外地参与“四清”运动,孩子都很小,生活举步维艰,但他们以对保险事业的忠诚,对保险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己任,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笔保险业务,尽职尽责地延续着中国人保的微弱命脉,呵护中国人保残留的最后一点火种。这9名同志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中国保险业做出了历史贡献的功臣。

然而,对这段历史的梳理,在中国人保历史研究上几乎是一段空白。

这些史实给予袁小斌内心极大的冲击和触动,产生了要以《中国人保的1969》为题,以画作为载体铭记中国保险史、保险前辈的艺术创作冲动。于是他放弃了原有的创作思路,决定重新构思,用油画的形式将中国人保这段特殊的经历向今天的人们展示出来,填补中国人保历史研究的一段空白。

袁小斌特别谈及创作中他突出想表达的思想是:一是希望让还健在的“9人小组”成员看了这幅作品之后,能够唤起他们对那段艰难岁月的回望,从记忆的碎片里寻找已匆匆逝去的青春;二是让那些已故去的“9人小组”成员的后人,通过画面能够看到他们父母当年的面容和身影,并告慰已故先人的在天之灵:你们没有被忘记;三是要让今天中国人保的年轻人,通过作品了解中国保险业,中国人保发展史上这一段最为困难的历史,感受前辈们的那份坚持和艰辛,抚今追昔,知道中国保险业、中国人保今天的辉煌来之不易。

为此, 在创作过程中,袁小斌采用了写实的手法,对人物形象、服装,办公环境和用具的表现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有根有据,努力营造出当年的历史画面。“因为只有这样,画面中‘9人小组’的日常工作场景才能够让人觉得真实、生动、可信。”他渴望人们通过《中国人保的1969》可以看到:当时“9人小组”成员拥挤在一个简陋昏暗狭小的空间里,却依然坚持认真做好每一笔业务、仔细核算每一笔赔款;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办公条件虽然不好,但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到悲观和沮丧,展现的是中国人保人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精神风貌。他相信,中国人保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当代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我想通过自己创作的《中国人保的1969》以表现中国人保的风雨历程为切入点,实际上是在讴歌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代中国保险人。”


袁小斌创作《中国人保的1969》。

据袁小斌介绍,他所创作的《中国人保的1969》中的人物正是为今天中国保险业蓬勃发展保留火种的9位前辈们陌生而又亲切的面孔。

从左至右,他们是:

刘薇,原北京营业部涉外业务业务员;

丛泽兹,原总公司进出口业务货运险部业务员;

徐振彬,原总公司进出口业务货运险部业务员;

刘恩正,原总公司再保部业务员;

姜云亭,组长,她原总公司再保部负责人;

王仲石,原总公司再保部业务员;

王淑梅,原北京营业部涉外业务的业务员;

于葆忠,副组长,原是主营涉外业务的北京营业部的负责人;

徐文智,原总公司会计。

“我要特别感谢中国人保集团的高星先生。因为年代久远, 对‘9人小组’成员当年的形象资料收集非常困难,当时的办公环境我也了解甚少,这给《中国人保的1969》的创作带来无法克服的困难。是他帮我收集到了7位‘9人小组’成员当时的形象资料,是他为我提供了当年办公用具的图像资料,是他陪我到财政部的老办公楼‘9人小组’办公原址去收集创作素材,是他帮我约请到‘9人小组’成员之一刘薇老人进行采访,使我掌握了许多珍贵的创作素材。没有他的热心帮助,《中国人保的1969》的创作将很难完成。”

以艺术拓展生命宽度

在美术界声名久矣的袁小斌并不将自己看做是什么绘画艺术家,他仍然只把自己当做中国人保的一名普通的员工。他同样也坦言,绘画和自己的日常工作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别,但他表示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平衡的方法。他觉得所谓的平衡很简单,“上班做好单位的事,下班做好画画的事,注意把握好两种角色的转换。”

这次创作《中国人保的1969》为例,为了不影响单位里的正常的工作秩序,袁小斌每天上午必须完成一整天的工作量,才能挤出下午的时间进行创作,以保证工作与创作两不耽误,周六和周日的休息更是放弃了。“这种状态确实非常辛苦,问题是你觉得你这样做有没有意义,如果有意义,你心里就自然会找到平衡点了。创作《中国人保的1969》,是我以一个后来者的身份,对中国保险业、中国人保前辈们表达的一份敬意。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再苦再累也值得。”

一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生命的长度,但他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袁小斌笃信这句话的哲理,他寄望自己借以艺术创作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在保险业界的画家中,袁小斌算是作品主题较多反映保险生活的名家。2008年,他就曾经为中国保监会组织的一个展览,画了一组连环画《烛光里的95518》,说的是在遭受冰冻雨雪灾害时,中国人保财险的95518员工克服断水停电的困难,在烛光里坚持为客户服务的真实感人故事,广受好评。

2011年,袁小斌为中国金融美协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创作了一幅主题性油画《危难时刻》,表现的是2010年6月江西唱凯决堤之后, 公司领导赶赴灾区指导当地分支机构抗灾理赔,深入受灾农户家中,向受灾农户送上保险赔款的实景画面。展现了中国保险业给受灾群众送上的不仅仅是保险赔款,更多的是中国保险人与受灾群众风雨同行、至爱至诚的关爱之情,得到了业内外广泛认可。

关于保险主题性美术作品创作,袁小斌有自己的理念,“既要表现出行业的特点,又不能是行业的宣传画,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中国人保历史久远,其文化积淀深厚,还是有很多资源可以开掘的。”但他同时也清醒意识到,目前这种创作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作者提供必要的创作条件。需要有更多的画家来参与,大家共同努力。“相信一定会有更多好的保险主题性美术作品出现。”

经年来,沉醉于绘画汪洋,袁小斌已经将绘画作为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它使你全面观察,冷静分析,认真思考;它使你既关注整体,又不忽略局部;它让你既爱生活, 又懂情感;它使你既专注做事,又有责任感。同时,绘画可以使人安静下来。”

“我胸无大志,此生只想安安静静地画画。”袁小斌浅淡地说。然而,画画恰是袁小斌最大的志向,最饱满的幸福。

一语中的:

“一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生命的长度,但他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袁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