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警惕热射病

发布时间:2015-08-05 09:42:15    作者:王方琪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王方琪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许多地区连续出现高温天气,许多网友表示,热死人了,我们这里是“烧烤”模式!同时,热射病再次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热射病与保险理赔的话题也成为持续高温下一个热点话题。

多地出现热射病

目前,杭州持续保持38℃上下的高温天气。几天前,一位50岁的热射病患者抢救无效死亡,这是杭州今年夏天出现的第一例热射病死亡病例。

据悉,患者被送到医院时呼吸已经很微弱,能看到他呼吸时轻微地点头,但不到10分钟,突然他就失去了呼吸,医生立即对他进行抢救:气管插管、心脏按压、补液、降温,整个抢救过程持续了40分钟,最后还是没能救回来。

此外,还有两名热射病患者在杭州的医院进行抢救。

上海市松江、金山、浦东等区都出现了热射病病例。据东方网消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南院这两天就连续收治了两名热射病患者。另外,一名60多岁的男子近日被路人发现昏倒在浦东东方路一花坛中,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医生诊断其为热射病猝死。

哪些人易患热射病

北京一家医院的李医生介绍说,从人体条件上看,那些排汗能力差、先天性毛孔闭塞得人会成为中暑的易感人群。当温度高于32℃,湿度高于60%时,这些人一定要注意防止中暑。高热或过高热(体温大于40℃)时,出现昏迷、抽搐者非常有可能是热射病。

除了人体自身条件之外,那些在高温下工作的人也要特别注意防止热射病。

杭州市一家医院收治的两位热射病患者都较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41岁的吴先生在一家化纤厂车间工作,当时,他所处的工作环境温度高达50℃~70℃,患者工作三个多小时后,昏倒在地。而53岁的女患者发病前在菜市场卖菜超过10小时后,当时气温超过37℃。

“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迷、意识障碍等症状,体温可达41摄氏度以上。”李医生介绍说,高温天气引发中暑后,如出现头晕、肌肉痉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警惕进一步发展为“热射病”。

最严重的中暑

高温易引发中暑现象,而热射病则是重度中暑中最为严重的一类。“也就是说,热射病是重中之重。”北京一家医院李医生表示。

据介绍,重症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类,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患者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体温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直接相关。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与神经系统、肝、肾和肌肉损伤程度及血乳酸浓度有关。昏迷超过6~8小时或出现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预后不良。体温恢复正常后,大脑功能通常也可很快恢复,但有患者也可遗留大脑功能障碍。轻或中度肝、肾衰竭病例可以完全恢复;严重肌损伤者,肌无力可持续数月。

预防出现早期症状,及时撤离高温现场。避免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强体力劳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劳动,进食含盐饮料以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的丧失。当高温下作业无法避免时,需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尽可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有易患倾向者应避免从事高温下工作。


人体能忍受多高温度

保险保障

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获悉,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热射病的专属保险。

“我听说保险公司推出过高温险,还以为是针对中暑的,咨询过保险公司的人才知道不是这样的。”扬州的赵女士说。

高温险是国内首例面向个人的气象指数保险产品,投保人投保之后,如果当地气温超过37℃保险公司按照天数发放津贴,补偿防暑降温费用。每人最多投保5份,最高赔付不超3000元。

“这种高温险不是针对热射病进行保障的,其实就是一种高温津贴。”这家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

“如果因为热射病造成的医疗费用,医疗险可以提供相应报销。”北京一家保险公司理赔部负责人表示。

而因为患热射病身故,一般的寿险都能提供理赔。因为身故是寿险产品的“必赔项”,对寿险来说,保障期内的自然死亡,或者因疾病、意外事故引起的死亡都在寿险保障范围内。

大多数保险界人士认为,热射病导致的死亡不属于意外险的理赔范围之内。因为热射病不能同时满足“意外”定义中“非疾病的、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四个条件。

也有保险界人士表示,如果因为热射病导致意外,而意外是死亡直接原因的,意外险也可以赔偿。比如,患者因为重症中暑导致坠楼而死亡,那么意外险应该赔偿。如果患者因为热射病被烫伤,烫伤部分的治疗应该属于意外医疗的理赔范围之内。

热射病不属于重大疾病,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在重大疾病保险的理赔范围之内。曾经当过医生并且做过多年寿险营销员的丁云生认为,热射病如果酿成重大疾病,如严重肾衰、严重脑损伤、深度昏迷等,重大疾病保险则应该按照合同条款进行赔付。

 

热射病解析

热射病的分类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以高温和意识障碍为特征。起病前往往有头痛、眩晕和乏力。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1.劳力性热射病

多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病。患者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数小时后发病,约50%患者大量出汗,心率可达160~180次/分钟,脉压增大。此种患者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2.非劳力性热射病

在高温环境下,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体衰居民。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截瘫患者。表现皮肤干热和发红,84%~100%病例无汗,直肠温度常在41℃以上,最高可达46.5℃。病初表现行为异常或癫痫发作,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和瞳孔对称缩小,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约5%病例发生急性肾衰竭,可有轻、中度DIC,常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死亡。

热射病的治疗

治疗热射病患者应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饮用凉盐水等饮料以补充盐和水分的丧失。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静脉补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钾。热射病患者预后严重,死亡率高,幸存者可能留下永久性脑损伤,故需积极抢救。

1.体外降温

旨在迅速降低深部体温。脱去患者衣服,吹送凉风并喷以凉水或以凉湿床单包裹全身。以冰水浸泡治疗已不再推荐,因发生低血压和寒战的并发症较多。但如其他方法无法降温时,亦可考虑此方法,但此时需要监测深部体温,一旦低于38.5℃时需停止冰水降温,以防体温过低。

2.体内降温

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回输体内降温。

3.药物降温

氯丙嗪有调节体温中枢的功能,扩张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耗的作用。患者出现寒战时可应用氯丙嗪静脉输注,并同时监测血压。

4.对症治疗

昏迷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褥疮,须加强护理;提供必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以促使患者恢复,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吸氧;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促发心力衰竭,发生心力衰竭予以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应用升压药纠正休克;甘露醇脱水防治脑水肿。激素对治疗肺水肿、脑水肿等有一定疗效,但计量过大易并发感染,并针对各种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运动要选时间

为了预防热射病,夏天的锻炼时间一定要选择好。

不要在太阳最烈、日照最强的正午锻炼,可以选择晨练或是太阳下山后锻炼,也不适宜进行长时间的爬山或者跑步运动。而且,热射病等中暑的发生,与个人体质也蛮有关系,老人、小孩、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本身体质就比较差,要尽量减少在烈日下的活动,也不要长时间呆着高温潮湿的环境中。

同时,夏天出汗多,运动的时候还要注意及时喝水,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可以适当喝点淡盐开水,避免因为大量流汗导致的体内电解质紊乱。

而一旦在运动中感觉头晕没力气,胸闷心慌气急,大量出汗、心跳加速,一定要立刻终止运动,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茶水,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症状还不能缓解的,应该及时就医。

制图:王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