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远离猝死阴影

发布时间:2015-04-15 09:56:06    作者:王方琪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中国每年约有近60万人发生猝死,相当于每天1500人,院外抢救成功率不到1%。

4月12日,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心外科副主任猝死,享年48岁。对于这位医生的英年早逝,业内人士无不扼腕叹息。而此前的3月24日,36岁的某IT公司员工张先生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里。这两起猝死事件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猝死的高度关注。来自中国心源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每10万人41.84例,依此推算,中国每年约有近60万人发生猝死,相当于每天1500人,院外抢救成功率不到1%。

心源性猝死占八成

据悉,患者在出现病症后一小时内死亡,一般都会被界定为猝死;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则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猝死主要成因是冠心病、心脏衰竭和遗传性心脏病,而患者病发时会心律不正,心脏突然跳得过快、收缩过速,而导致输出血液不足,令脑部和其他身体器官缺氧,心脏同时因停顿而死亡。

猝死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心搏骤停和呼吸停止。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可致死;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昏迷;瞳孔散大。

判断心搏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有3种类型:室颤、窦性静止及心脏电机械分离。

猝死事件中,心源性猝死的比例最大,占到了非事故性突发性死亡的80%。在心源性猝死中,冠心病是主要诱因,而15-25%的心源性猝死是由遗传性心律失常所致。

猝死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死者生前体内有潜藏性的疾病或病变。这些疾病,常常潜伏在身体里,但由于人体本身有一种肌体适应的功能,人们往往感觉不到有任何症状反应,或者只有轻微的不适。

部分猝死和遗传相关

华大基因的研究显示,青壮年期出现的心源性猝死,绝大多数是心律失常性猝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心脏疾病是先天性或遗传的,年龄不足35岁的青年发生猝死性心脏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如肥厚性心肌病等。

遗传性心律失常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离子通道功能障碍,进而发生心脏电活动异常的一类遗传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能触发心源性猝死的心律失常类型包括:遗传性的离子通道引发的心律失常(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和器质性心脏病引发的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

遗传性心律失常大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中有一个为患者,则子女的患病概率为50%。一系列研究表明,35%青年人猝死、9%婴儿猝死为心脏离子通道病所致;30-40%的青年人猝死为家族性心肌肥大症所致。预防遗传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可以依靠相关的基因检测。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防猝死

基因检测只能预防遗传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除此之外,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休息。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即使“夜猫子”跟“早起的鸟儿”每天的睡眠具有同样数额,“夜猫子”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更高。由于昼伏夜出的生活打乱了自己的生物钟和饮食习惯,以至于他们的健康不断恶化。

韩国高丽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分别询问了40~50岁年龄段的1600多人的睡眠习惯,以确定他们是否是早起的“云雀”或爱好深夜的“猫头鹰”。这些志愿者有男士也有女士,他们分别被抽取了血液样本,并接受了身体脂肪和骨骼的扫描。

结果发现,“夜猫子”的健康状况明显较差,他们的血液中含有更多不健康的脂肪,并出现肌肉弱化的风险。另外,比起“云雀”,“夜猫子”还有更多的代谢综合征,将大大增加心脏疾病、糖尿病和中风的风险。

高丽大学医学院教授金楠熙表示,出现这一结果,可能是与“夜猫子”有较差的睡眠质量和从事了不健康的行为(如吸烟、深夜饮食和久坐的生活方式)有关。目前,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临床内分泌学与代谢》杂志上。

一位医生告诉记者,猝死的那位心外科副主任医师业务能力非常强,工作压力非常大,人很随和,但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多年。据他观察,国内医生群体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低于普通人群。他认为,医生虽然不缺乏医学常识,但同样也需要自己的私人医生,一方面及时倾诉宣泄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及时被指导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