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昙花梦断,镜中月碎——记李亚溥与天津利华人寿小保险(中)

发布时间:2015-03-20 09:15:32    作者:林振荣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前文:昙花梦断 镜中月碎——记李亚溥与天津利华人寿小保险(上)

利华人寿深接地气

利华虽为外国人创办的寿险公司,但从建章立制推展业务之初就十分注重本土化,贴近中国客户需求,主动适应中国投保人的习惯,拟定的保险条款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通俗易懂的特征,尽管这些由利华小保险公司单方拟定的章程契约,条文众多、内容复杂,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不大容易真正读懂,但将其以言简意赅的全中文表述方式,白纸黑字清晰无误不加隐瞒的印在储金证内,发给保寿人作仔细对比研究,还是需要一点坦诚和勇气的。这种人性化营销手段比较高明,童叟无欺,入目入情,既可事先将免赔额、免赔率、比例赔付或者给付等免责条款书面约定,公诸于众,避免后患,亦可防止一些保险展业人员口若悬河误导消费者。

相形之下,同时期大多数华商保险公司就势利浅薄了许多,比如华商保险自诞生始,就习惯于保险单条款采用外文,延续了数十年,“第以保险专科,导源欧美,一字出入,不容穿凿,务求惬洽,意译甚难。加之本埠洋商公司,数倍于我,所有一切章程单据,大率皆以英文为主,同业分保,咸从其便。故我会员公司亦皆袭用英文,且相沿二三十年之久,而未易更张也”(注3)。虽然深知“文字之要,所关于国家之递嬗兴衰者大矣”的道理,全英文保单会直接影响展业,饱受社会各界诟病,但在改用中文保单问题上众多华商保险公司却瞻前顾后,拖延长久,不愿变更,究其原因,居然是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只为发生保险权益诉讼时能在法庭上占得有利地位掌握主动权——贪图小利而置尊崇国体于不顾,企图以英文字义解释留有后路,势利使然,即使后来保单采用中英文对照以后,也通常最后不忘添加“中文须以英文为准”的声明,这与当前保险界迷恋保险作为舶来品的洋文条款和空洞概念,动辄“解释权归本公司”,为捉牢话语权炫耀玄妙高深而不惜远离中国老百姓的情形同出一辙,并无二致。

利华接地气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利用销售心理学理念营销。利华深知国人贪占小便宜的习惯,为了鼓励公众储金,经常对保寿人附赠礼券纪念品,用小恩小惠铆牢客户,等吊起民众胃口,再严正声明“本公司每月礼券赠品,原为引起储户之兴趣而设,纯系出于奉赠,平时自当按期举行,倘遇地方不靖,市面紧张之时,本公司得酌量情形,随时核减”。(注4)

为了迅速展业,李亚溥在天津雇了十几个保险掮客,逐户上门兜售推销保寿单,并承诺客户投保后由保险掮客定期入户收取月费,不用担心为小额储金往返于银行,使投保人觉得方便合算。公司内部对掮客则规定每人每月只领10至20元基础工资,以承揽业务额的5%-10%作为佣金来奖励。由于此项小保险每月花费无多,不足以影响基本生活,遇险可以得到赔偿,平安无灾亦可积蓄一笔钱,很能迎合城市小市民的理财心理,加之在佣金激励下掮客们不辞辛苦四处延揽新保户,业务扩张很快,仅天津一地即吸收保户6000-7000户,开办的第一年就收进保费7万余元。人寿小保险的厚利让李亚溥喜出望外,又先后在北京(设在崇内东单二条崇安商场楼上)、上海(设在福煦路337号)等地开设分公司,在唐山(委托广东大街南首宝桢公司)等地设代理处(图4),向华北华东各地拓展市场,当时平汉、平绥、津浦等铁路线上的集体投保职员就达1.9万人,盈利可观。

 
图4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铁蹄踏遍东三省,形势日趋紧张,1935年发生华北事变,日寇不断蚕食华北经济,大战一触即发,天津物价暴涨,货币贬值,遥遥十数年的小保险还本理赔失去了意义,投保人此时欲进不利,欲罢不甘,进退两难。而李亚溥却早已用筹集的巨额保险费开设了“利华放款银行”。

“利华放款银行”最初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贵妇名媛,利用她们挥霍无度到亏空宭困的时候,发放短期高利典押贷款,藉以骗取她们的珠宝钻石,后来客户群扩展到全体民众,以保寿人的储金充作本金,押借放款设限额,小额居多,与一般商业银行需要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相比更为贪婪,其狡佶之处还在于用“放款”二字传递给人们以“资金雄厚,专营放款”的虚假信息。李还大肆鼓吹该行从英美等国吸收了大批存款,特意来华放款,以迷惑储户,吸纳社会游资。

经营保险业务避免不了出险理赔,这时公司完全换成另外一副态度,不仅对中断缴费的一律不赔不退,而且对保期内遭遇不测的保户,也百般刁难,尽量推卸理赔责任,保寿人所能得到最仁义的处理结果就是“只还原本”,但储金贬值,有理无处诉,社会反响很坏。

卓尔不群:保险单收藏中的奇葩

利华人寿小保险公司专门设计定制的“储金证”风格独特,与全国通行的华洋保险单证格式迵异。目前看到的有三种不同格式(图5),红色或橘红色布纹封面,44开本小册页形式,带水印铜版纸精印,装帧考究,富丽堂皇,烫金字醒目显示“天津利华放款公司”,“保寿部人寿小保险储金证”,“外人创办,成立有年”等中英文字样。内页依次为利华大楼简笔素描图(图6),规定储金证上粘贴“保寿人”的照片,注明每月“认储期”的具体日期,填写保寿人姓名、证书编号,保寿种类选择、缴存储金数额、满期时间及付还本息数额等合同约定。在“储金宗旨”内阐释开办此项业务的意图,左上角贴六合塔图壹角“民国政府印花税票”,并加盖利华放款公司及保寿部总经理顾海田的印鉴以示郑重(图7)。“每月缴款收据”栏里预留空格,甲等150格,乙等100格,用于按月缴费后粘贴收费凭证印花(图8),底端有“注意:此证不得抵押转让与他人,并须妥为保存,将来本公司须凭此付款”的标注。“投保人”信息栏里,须填清籍贯、性别、年龄、职业、住址、领款人(受益人)、领款住址、介绍人等的详细情况。储金证内还全文刊登《利华人寿小保险储金章程》(图9),最后列“借款”栏,填写日期、银数、利息、还清日期等内容。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储金证最为奇特之处,在于专栏内贴用的储金收费印花。这种属于收费凭证性质的小票十分新颖,很有文化内涵,能够把单调的收缴费行为演绎得如此雅致,令人叫绝。票幅大小类似印花税票,远景图案为宝塔雄镇葱茏的山峦,青草绿树掩映着亭台楼阁,左上端为客户络绎不绝的“利华人寿小保险”“利华放款公司”大楼口,右端一位身着长袍马褂、拄着龙头拐杖的长须老寿星牵着小孙子沿小路迎面而来,诠释“少年应当储金,将来以备晚年”的人文关怀。印花的颜色种类分橘红色五角、草绿色壹圆、黄色贰元、蓝色叁元、棕色五元多种,后来货币贬值时,在原票上加字改值,目前看到有改“贰拾元”、“伍拾元”几种(图10)。按规定保寿人每月缴费后,贴用足额收费印花,每张上均由利华人寿小保险公司钤章盖销,加盖收款人私章,以示郑重。现在看到的储金证,多者贴用上百枚,少者亦有十数枚印花。

 
图10

1935年,国民政府饬令邮政储金汇业局推行“简易人寿保险”,特许由官僚金融机构专营,依法取缔了各类民办商业化小保险,依理“利华人寿保险公司”应迅即停业清理,结束运营,但我们却发现一些保寿人在整个四十年代的延续不断的缴费记录,最晚缴费直至1948年,并出现100个月、150个月储金满期的情形,猜想因天津租界属日伪控制区域,利华公开对抗国民政府的法令,政府也鞭长莫及,力有所不逮,无奈听之任之。

目前见到的储金证,亦以半途而废者居多,想来这种两全性质的储金保险业务遭遇恶性通货膨胀,事实上坑害民众的欺骗性逐渐为民众所了解,故被民众抛弃,抗战胜利后利华难于维继,只能在困顿中苟延残喘,虚耗辰光。

多方投资 火中取栗

李亚溥是一个理财高手,更是一个“欺诈能手”,一个疯狂的冒险家。

盘点李亚溥的发家过程,依靠军火生意掘得第一桶金,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利用小保险放款形式巧取豪夺,聚敛起巨额财富,并挖空心思投机渔利,期望凭藉雄厚的财力实现资本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

最让李亚溥出尽风头的是,他筹资兴建的利华大楼成为当时天津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李看准了投资房地产业的一本万利,1936年,先投资20万元买下了坐落在英租界中街的英商仁记洋行4亩地皮,然后又以地契及将来建成的大楼做抵押,向天主教天津教区财务机构崇德堂借款60万元,动工拆除旧建筑,由法商永和营造公司工程师穆乐设计,1936至1938年间动工修建了利华大楼(图11)。

 
图11

利华大楼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平面东西向长,北部突出部位是楼梯间。东配楼平面为长方形,西配楼平面呈锯齿形,主、配楼之间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庭院。主楼十层高43米,建筑面积6193平方米,外墙面采用深棕色麻面砖贴面,色彩稳重大方,建筑内部设两部电梯,且布局合理,是天津最早具有现代技术和功能的最高建筑物。大楼室内装修考究,所有内部门窗均用高级硬木精工制作;门厅、大厅、会客室、客房等,多为落地式大玻璃门;楼梯间均为铜条镶嵌的彩色水磨石地面,各室内均有采暖设备。底层大厅地面、柱子采用暖色大理石饰面;客房、会客室、卧室、餐厅,多为席纹硬木地板。楼内上下水道、暖气、卫生和照明设施完备。

利华大楼建筑构图采用非对称式,外部造型错落有致,整个建筑虚实对比,方圆结合,挺拔明快,建筑风格以西方传统为主线,是近现代欧洲学院派复古主义、新艺术运动以及“装饰艺术派”穿越时空在天津的巧妙融合,也因为中国建筑师与工匠的参与施工,这些舶来品的建筑中依稀可见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子。

当时的维多利亚路楼宇林立,但多为二、三层的银行办公大楼,超过七层的建筑只有位于法租界的劝业场(公元1928年建成)、渤海大楼(公元1934年建),主体超过十层的建筑只有利华大楼。利华大楼建成后,矗立于英租界,鸟瞰天津卫,轰动全城,男女老少相搀相携,坐着电车前来参观。李亚溥因之名噪津门,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李很自得于产生的轰动效应,陶醉之余说,“利华大楼就是我最好的广告!”。

利华大楼是一座兼办公、住宅于一身的公寓式大楼,营业厅、会客室、客房、盥洗室、厨房、餐厅等一应俱全,李亚溥全家住在九层。

在利华大楼紧张施工中,1937年7月爆发了“七·七事变”,因时局难料,抗日战争不知要打到何年何月,战火飞扬,最不值钱的就是房产,富商们纷纷放弃了对房地产的投资意向,京津两地黄金、外钞价格骤涨,利华一度陷入困局。好在利华大楼建于英租界地域,较为“安全”躲过劫难。整个二战期间,因瑞士为中立国,利华洋行的经营没有遭受影响,此时方凸显出李多年前改换门庭加入瑞士国籍的精明过人之处。

注3、《保险业同业公会报告册》1931年,上海档案馆Q0-21-428

注4、“天津利华人寿小保险公司老幼人寿保险储金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