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潘垂统:作家出身的“保险掮客”

发布时间:2014-08-29 11:31:16    作者:

赵守兵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1575年,英国即出现了保险经纪人职业,时值中国明代万历三年。伴随着大英帝国海上贸易的兴起和保险业务的拓展,这一职业也于清末进入中国。

1898年6月30日,即光绪二十四年,经在华洋商保险同业的公议,于次年9月3日设立了“火险掮客公所”,公布了章程,规定登记、限制折扣、违章罚款等。因为该公所既非合法的正规社团,章程也非法规性质,权威性与法制性不强,特别是有些外商保险公司不屑一顾,所以掮客公所自始就未发挥作用。

新中国成立前夕,保险经纪人被称为“经理员”,民间则称之为“保险掮客”或者是“保险跑街”。他们的基本职责是给保险公司介绍业务,在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进行斡旋,促使保险合同签订成立,并为此向保险公司收取佣金,赖以生活。其中的佼佼者当属“跨界”典范——潘垂统。

“文学青年”潘垂统

潘垂统,曾经是是周作人先生的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潘垂统一生经历数次了“跨界”,从文学界涉足政界,从电影界进入教育界,再到保险界,一路走过,体现了其勇于尝试的胆魄。

1896年,潘垂统生于浙江余姚。1919年,他任教于家乡的一所小学时,得到了他中学时期英文老师——北京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周作人的关怀。周作人经常给他邮寄《小说月报》等进步书刊,还把他的习作推荐给了鲁迅先生。他在“五四”运动间创作的乡土小说《讨债》、《贵生与他的牛》、《十一封信》等成为了新文学时期的代表作品。

1921年,潘垂统的小说习作《风雨之下》经过鲁迅先生的修改并更名为《牺牲》,发表在了北京《晨报》副刊上。此后,在鲁迅先生及周作人的鼓励下,他的创作热情日益高涨,陆续撰写了许多忧国忧民的文章,在《小说月报》、《新青年》、《新潮》、《妇女杂志》等杂志上发表,如 《不敢透露的心曲》(《文学周报》1921年)、《一个小钱的战争》(《文学周报》1921年)、《对於超人命命鸟低能儿的批评》(《说月报》1921年)、《一个确实的消息》(《小说月报》1921年)、《十一封信》(《小说月报》1927年)等。其间他还积极加入了文学研究会,成为该会宁波籍会员七君之一。

后来,潘垂统感到“文学仅仅是社会科学的一门科学,对推动整个社会一切事业发展来说,不够全面”,因此渐渐地对文学失去了信心,所以潘垂统一度涉足政界,不过只有极短的两个月时间。1927年9月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最近我在某省省政府里,做了两个月的小官。” 据此推断,潘垂统做官的时间应该在1927年夏天。


潘垂统导演《飞行鞋》电影剧照

1927年秋,潘垂统进入了上海民新影片公司,担任了“制造部秘书兼剧务主任”。刚进公司时,他发挥写作的特长,在第七期《民新特刊》上发表了三篇文章。不就,潘垂统就崭露头角,参与制作了民新影片公司1928年出品的两部电影,他是《飞行鞋》的编剧兼导演,与黎民伟合作导演了《战地情天》。

尽管如此,潘垂统仍然觉得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离开电影界转而投身教育界。

成立“潘安记保险事务所”

1929至1931年,潘垂统先后任光华大学、塈南大学、青岛大学注册主任。“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因为写文章在报纸上抨击国民党政府,以致被迫辞职,离开青岛,转至上海。

初到上海,为了谋生,经人介绍,潘垂统在中国保险公司谋得了一份保险业务员的工作,开始四处“拉客户”,招徕保险业务。

经一个朋友的介绍,他成功地拉到了一份保费200万的保单,这令当时中国保险公司的总经理宋汉章十分惊讶。当宋汉章得知他曾经是一名大学教授时,就建议他开办一家保险经纪公司,并为他提供了专门的办公室和办公用品,安装了办公电话,公司名称则叫做“潘安记保险事务所”。

这个不起眼的事务所竟然成为了当时上海唯一正规的保险经纪公司,因为它设有固定办公处,制度健全,服务周到,聘有郁品芳、陆文祥等6名工作人员,专门接洽火险业务,递送保险单据和收取保险费,钻研保险学识,而且他们还主动编写《投保须知》、《火险常识》、《防火知识》等分送保户,宣传保险与提供防灾服务。

当时,国内保险业竞争激烈,但在既无政府法令规范,又无相关组织管理制约的情况下,经纪人只顾招徕保险业务获取佣金,不管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利益,导致保险市场出现了不择手段、尔虞我诈的混乱局面。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有鉴于此,于1936年年会同上海洋商火险公会,针对时弊,研究解决措施,制订了《保险经纪人登记管理规章》,并且由两公会同时公布,于同年5月1日起施行,同时组织成立了“华洋保险联合委员会”为该规章的主管机构,负责解释与实施事宜。

在此情况下,保险经纪人开始酝酿成立“以联络感情,交换知识,增进互助精神,共谋同业福利”为宗旨的经纪人公会组织。

经过数月的筹备, 1936年12月6 日,由朱晋椒等人发起成立了上海经纪人公会,选举执行委员21人,监察委员11 人。朱晋椒任主席,潘垂统等四人为常务委员。会员有200多人,办公地点设在上海市河南路459号恒利大楼。

1942年8月1日,新丰保险公司在原新华银行保险部基础上改组扩建而成,办公地点在上海的江西中路367号。董事长是冯耿光,总经理是张明昕,潘垂统和诸懋益出任副总经理。上海解放后,因该公司股份中有部分官股,一度由军管会管制,后准其继续营业,参加“民联分保交换处”。后联合其他12家民营保险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合资,于1952年1月1日成立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1943年1月,保险业人士联合实业界投资组建五洲保险公司,资本实收中储券200万元。董事长柴秉坤,总经理朱晋椒,潘垂统为董事之一。

转入保险业后,潘垂统笔耕不止,陆续撰写发表了一系列和保险有关系的专业文章,如《生活与服务》(《寿险界》1934年)、《栈房堆存危险品之保险及其应用特约条款》(《银行周报》1942年)、《事变后上海火险公司之营业问题》(《银行周报》1942年)、《工业保险与工厂停工条款》(《银行周报》1944年)、《研究:火灭保险单基本条款条文之大意》(《银行周报》1946年)等。


潘垂统日记(局部)

最后的职业

解放后,潘垂统担任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的副经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一周年纪念手册》 第七页中,刊发了潘垂统撰写的文章:“二年来民营企业保险的问题”,全文摘录如下:

“巩固国防,加强建设,是全国人民的责任;实行经济核算制度,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方法。人民保险,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一环,其作用不仅(一)补偿意外损失,(二)做好防灾工作,(三)贯彻经济核算制度,并对巩固国防,加强建设有很大贡献。”

潘垂统为人正直,热心教育事业,与陈鹤琴、顾正均、赵景深关系缜密。1944至1949年期间,他曾经兼任上海市公益协进社的总干事;新中国成立前夕,当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后,潘垂统积极参与营救,最终陈鹤琴被释放。

1957年,保险业风雨飘摇。潘垂统因为所谓的历史问题被安排到了“五七干校”改造学习。1961年,已经65岁的他用日记的形式回忆了自己的人生,字字滴血。

1993年3月,这位几乎横跨一个世纪的保险前辈平静地合上了双眼,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