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王石: 致敬并追逐相似的价值观

发布时间:2014-08-08 09:22:56    作者:武保卫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提到房地产企业万科,人们会马上想起一个人的名字——王石。就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等机构5月29日联合发布“2014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中,万科连续第7年蝉联榜首。6月3日,万科公布了5月份的最新销售数据。情况显示,当月万科实现销售面积122.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45.4亿元,销售面积与销售金额环比均有所增长,创下了今年2月份以来万科最好的单月销售成绩。

想必很多人会问:是王石造就了万科?还是万科成就了王石?而就在今年4月14日,王石有了一个新的荣誉:新加坡国立大学(以下简称新国大)实践型教授,同时还兼任新国大商学院和设计及环境学院房地产系的实践型教授(Professor of Practice),任期14日起生效,直到2017年6月。

很多人留意到王石还曾代言过中国知名保险企业,而在中国企业家中王石对保险的认知也属相当有见地,他引领的万科集团与中国保险业有着深厚的渊源,并且这样的交集或许还将继续……

登山难,做企业更难

众所周知,王石喜欢登山。1995年,医生在王石的腰椎处发现了血管瘤,并且肿瘤压迫到了神经,由此诊断出王石可能会下肢瘫痪。王石震惊之余,为自己定了一个计划:去西藏,这是他长久以来的愿望。1997年,王石终于第一次休了一个月的长假来到了西藏。第一次入藏,改写了王石以后的生活。经过几年的训练,2003年5月22日14点37分,成功登上珠峰,当时他52岁,成为中国登顶珠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但他并不满足,2005年的4月和12月他分别滑雪抵达北极点和南极点,从而完成了“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穿越南北极点”的探险计划。2010年5月,59岁的王石再次成功登顶珠峰,并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中国最年长登顶珠峰的纪录。

登山难,还是做企业难?王石认为:“做企业要难得多,但登山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另一种意义。我认为,不能因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就没有个人生活,就不能从事一些带有冒险性的运动。为了确实对股东负责,我一直把握三条原则:第一,作为一个董事长,我是不是合乎董事长这个职位的要求,是不是具有担任这个职务的能力?至少到现在为止,我可以说自己是合格的,有能力的,基本胜任的。第二,是否尽职尽责?有的人有能力,但不一定尽职尽责去工作。根据万科这么多年的经营状态,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自己尽职尽责。第三,作为上市公司,有很多股东对万科投资,但作为董事长不能就因此而丧失个人生活。话虽这样说,但我也一直在考虑如何规避投资者的风险,答案就是尽可能增加透明度。尽管登山是我的个人生活,但由于这项运动的风险性,我的行为仍可能会影响公司股票的行情。所以,我的登山行为就尽量透明,以便让股东知道这些情况。广大中小股东在我登山之前了解了情况,就可以做出判断:一种认为王石登山可能遇难,应该在他登山之前把万科的股票卖掉;另一种判断是,即使万科董事长遇难,公司也会正常运转,否则他不会去登山,这正说明公司运行良好。”

王石认为:“在登山的过程中回想人生的道路,你要坚持做你认定正确的事情。但是,登山还不完全等同于生活,登山的目标很单纯,不是上,就是下。可生活就不一样了,它有许多的选择,也有很多的诱惑。”

或许,游学便是王石登山之后认准的正确的事情。2011 年,王石60岁,这一年,这位功成名就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教父”,选择了去哈佛大学当清苦的“修道徒”——自己做早餐,步行上学,坐地铁出行,和十几岁的孩子一起学习语言。“我在哈佛这一年,体会到了后进生的滋味。”王石这样总结自己的哈佛之路。

王石在哈佛的第一学期,每天上午去英语学校补习英语,下午去哈佛听各类讲座;到了9月的第二学期,他选了三门大课:分别是前哈佛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本杰明·弗里德曼的“宗教如何影响资本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史”,以及“城市规划”。在哈佛游学的日子里,王石用房地产开发商视角观察哈佛,观察波士顿,观察美国。或许,他不仅是在提高自己,也是在思考着万科的下个路口该怎么走。在哈佛完成学业之后,王石又来到了学术圣地——英国剑桥大学继续深造。

初到哈佛游学的那段时间,王石每天都会熬夜写作业、看笔记,而且经常一熬就熬到4点。“即便强迫自己躺在床上休息,却无论怎么都睡不着。”王石说,他甚至曾经担心自己会熬出抑郁症。“第一学期感到脑袋累,担心自己神经衰弱,但置身学习环境中,发现封存的思维竟重新开动了,就好像给生锈的机器灌了润滑油,激发出新的活力。”王石说,从2011年开始的游学经历,为他带来了一个旁观自己、旁观中国企业、旁观中国商业文化的新维度。

2013年王石入选Thinkers50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50商业思想家”。王石也坦言他给万科留下的财富:第一,他给万科选择了一个行业,让万科从多元经营到专业化经营地产领域;第二,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让万科不再依靠英雄主义式的领导者;第三,培养了团队;第四,建立平台。王石认为谈企业家精神离不开“创新”,即使企业已经创立30年,但还是可以去追求新的东西,始终往前走,敢于否定自己,跟上这个时代,这样的创新精神就是希望。

人物素描

王石:

1951年出生,当过兵、工人、工程技术员、外贸翻译。大学本科学历。1983年闯荡深圳,1984年创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任总经理;1988年公司改组,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辞去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9年,在“《财富》论坛”上呼吁中国房地产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2000年发起“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被推举为首任轮值主席,致力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业余爱好极限运动、探险旅行及摄影。

2003年5月22日成功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2004年7月28日他完成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攀登;2005年,王石先后抵达北极点和南极点,至此,完成“7+2”计划。2013年,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50大商业思想家。

自我省思从2008年开始

很少有人知道,王石当年并不是想当企业家。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亲笔自传《大道当然》今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王石《道路与梦想》的姐妹篇,他在书中透露了个人的心路历程:

甚至“企业家”也不是我最初的职业梦想。我曾经梦想过成为医生、侦探、远洋世界的海员、战地记者……却从没想到过成为一个企业家,更不用说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家了。在我的阅读体验中,不管是经典的著作,还是日常的纸媒,房地产总是和“贪婪”、“暴利”、“驱逐市民”、“破坏城市记忆”联系在一起,这与我的自我期许相去甚远。个人现实与时代背景之间密不可分:成长于一个造就企业家的时代,我“顺势”成了一个创业者。

1988年,万科从威登别墅项目开始进入房地产行业。我之所以作出这个选择,是出于理性抉择,看中它较低的进入门槛与未来的发展前景。我的大学专业是给排水,属工民建。眼见万科在房地产领域越做越大,一些朋友想当然地把我的成功和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其实,那个年代的工农兵学员,能得到的规范训练很有限,再加上专业也不是自己挑选和喜欢的,我的大量兴趣和时间花在了阅读文史哲书籍上。现在房地产成了万科的主营业务,我却还没有建立起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并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表示“不喜欢”。一次,郁亮提意见:“董事长可以个人不喜欢房地产,但不合适公开说,否则怎么让万科的经理和员工热爱本行业呢?”自此,我再也不公开自己对房地产行业的消极态度。你可以不喜欢,不热爱,但置身其中,直到找到你热爱的事业或职业之前,应该全身心投入。

与以前“在商言商”不同,现在王石的视野有了重大转变。在《大道当然》里王石以大篇幅关注中国企业家阶层的迷茫与困惑,企业家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和思考。王石表示,在书里表达的就是自己的迷茫和困惑,否则也不会选择出国游学。这本新书详尽记录了王石内心困惑与反省的思考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他在年过花甲之年展开的哈佛、剑桥游学之旅过程中最耐人寻味的洞见。

王石在《大道当然》中说,辞去总经理最初那段时间,他尝到了各种失落感。“那种感觉就好像前一天还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第二天就让你拄根拐棍去公园散步。”王石说,刚卸任那几天,出于这种失落,他会在新任总经理汇报工作时,总忍不住插话、打断、干预,不知不觉扮演起“垂帘听政”的角色。“到第三个星期,总经理再汇报时,我发现他眼里不再放光,看样子是想:‘与其来做汇报,还不如直接听指示。’……他很快已经没有最初的那种冲劲了……”王石在书中写道,“我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既然是自愿交权,为什么还不放心?因为觉得他们会犯错。”

2008年,对王石来说,是一个“最危险的时刻”。这一年,王石和他的万科,已经走过24个年头,一路也有坎坷,但走得总体很顺。也算是见过风浪之人,对自己驾驭风浪的能力,很自信。但王石想不到的是,这一年随后的麻烦,让他差一点翻船,他也开始对自己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适应力”,重新“审判”。

首当其冲的是“捐款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动全国。刚刚成立的万科企业公民办公室紧急向灾区捐款200万元人民币。晚上9点36分,王石在自己的博客上回答网友提问。5月14日,有网友跑到王石的博客里质疑:“你也太虚伪了,面对这么大的灾难,在各界纷纷解囊的情况下,仍一毛不拔,还谈什么社会责任?”在众多网友看来,万科此前捐出去的200万,对于这家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大佬级企业而言,依旧被视为“一毛不拔”。

王石立即回复:“不放高音喇叭也可以做慈善。”5月15日凌晨,王石熬夜回复:“不少帖子列出捐款超过1000万的企业名单,呼吁万科再多捐点,”“但作为董事长,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是合适的,这是董事会授权管理层的最大单项捐款数额。即使授权大过这个金额,我仍认为200万是个合适的数额。”他还说,万科内部还规定,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

王石显然误判了当时的局势,一天之内,“王石成了十恶不赦的吝啬小人”,“虽然登上珠峰,但是你的高度还没有坟头高”,作为一个资深网民,王石这时感到,这是“万科史上最大一次舆论危机”。

后来,他选择了道歉。

坚持着“少用能人”的用人原则

自认从创业至今一直在犯错的王石很清楚,犯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为了让新的接班人亲自经历、进步成长,他必须彻底放手。于是,为了疏远自己和管理层的距离,王石决定离开公司登山探险。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去大自然创新空间来释放、折腾、证明自己”。

不过,王石虽然离开了公司,却坚持着“少用能人”的用人原则。

“虽然我自己是个能人,但我认为办企业应该少用能人。”王石解释,“什么叫能人,就是能人所不能之人。企业在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肯定急需能人,但是往往破坏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也恰好就是这个能人。”

“这种人作为发明家是好样的,作为创业家也会是好样的,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却不合适,因为能人喜欢打破常规,不喜欢遵守规章制度。”王石说,作为万科的掌门人,他也曾经用过能人,但几十年来的经验告诉她,能人带给企业的杀伤力往往大于贡献。

“个人创业往往要充分张扬个性才有可能成功。但是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就要服从公司的统筹安排,淡化与公司整体发展不太协调的东西。”王石说。

到了哈佛以后,王石学会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自己原来所处的生活环境。“抽离出原来的环境,你会更心平气和、更理性地看待很多事情。如果说原来更多是一种着急,现在就会发觉其实中国的改变和进步已经很大。如果说原来更多的是期待从制度上有所改变,现在则学会了从文化的角度去探索差异。”王石说。谈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王石最突出的感受在契约精神上。

“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中国没有契约精神。但实际上,我们不但有契约精神,还出现得很早。3000多年前的地契本身就是一种契约精神,但是我们的契约精神和西方契约精神从文化来讲有很大的差异。”王石表示。

“西方信奉在契约面前一律平等,而中国的契约精神,是基于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在他看来,中国的传统是同情弱者,这个传统也体现在对契约的执行上。

“虽然契约中规定了买卖双方的价格,但它背后还会暗藏一个补偿机制,这个补偿机制不是说你如果不能履行我该怎么惩罚你,而是一旦卖方有了赎还意愿的时候,赎还的价值是原来的价值。为什么楼市一降价消费者就闹事?为什么这时政府采取的态度基本是袖手旁观?因为虽然按照契约精神来讲,买卖已经成了,但是我们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还有一个原则,叫做同情弱者原则。”王石说。

“中国人做生意,讲究先建立交情。一起喝酒、唱歌,成为熟人,彼此认可人品、价值观甚至家庭出身,那就可以一起合作了。现在很多企业家疲于应酬,甚至都没时间花在企业内部管理和战略规划上,就是因为需要维护的关系太多了。甚至对很多中小民营企业来说,企业能做多大,取决于企业主能维持多大的社会关系。”王石说。

“契约精神应该体现在现代社会交往的各个层面,自由个体之间自愿签订的契约,就是一份需要每个签署人遵守的神圣约定。这份约定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身份地位或者亲疏远近的不同而在执行中打折扣。而国家的责任,不是在个体之间寻找需要保护的弱者或亲者,而是保证其能够得到执行和遵守。”

代言致敬保险企业

很多人并不知道,王石跟保险业有不解之缘。

2002年1月,我国首个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正式推出,该险种是由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与美国丘博保险集团合作推出的。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平安保险公司签订了首份保单,成为首家投保这个保险产品的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是一种对公司董事和高级职员在行使其公司董事和高级职员职责过程中,由于过错行为导致第三者遭受经济损失,依法应由其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进行赔偿的合同。双方签订的保单累计赔偿限额500万元。万科是国内第一家投保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险的公司,该公司董事长王石在与平安保险公司签约后表示,这是平安对万科投的信任票。对于有人认为投保这个保险是对自己没信心的说法,王石并不认同。他认为,这份保险能为公司带来两个好处,一是董事及高管人员难免会出错,投保能使股东的利益更有保障;二是可以促使高管人员更尽职尽责。这个险种在国内的推出,标志着国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

2007年,细心的观众打开电视后发现,王石代言中国平安保险。有分析人士认为:王石代言中国平安却具有较强的营销价值。首先,王石是知名企业的知名企业家。第二个方面,王石代言中国平安保险就是一个新闻,一个颇具操作和炒作空间的素材。这对中国平安的品牌有利,对中国平安的资本市场运作也是一个好的宣传动作。第三方面,王石代表的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企业家形象,与娱乐明星仅靠知名度打广告大相径庭。这与中国平安集团的文化建设遥相呼应,从一定程度上讲,也丰富了平安集团的文化内涵。

2013年,时值中国平安集团成立25周年,王石通过一封信向平安表达了他的敬意。王石在信中称:金融和住宅,是新崛起的中国中产阶级一生中极为重要的消费选择。“安居乐业”,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待。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金融领域中有平安,在住宅行业有万科,我们秉持相似的价值观,为中国中产人群建筑无限生活,与此同时,我们选择让自己的企业迈向卓越。万科致力于为住宅业主提供全面的服务,平安则选择“综合金融服务和交易平台”的战略,我相信,一家公司只有与客户保持良好长期的关系,才能在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板块之间共享客户,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现代企业制度是以西方文明为背景的一个产物。

当一群人在一起从事一项有着长期回报的事业时,人们通过相互确认的规则联合在一起,以便在所有者之间合理地分配损益。这种规则意识的背后,有其深刻的伦理存在。它意味着经营业绩的背后,是对员工、对客户的承诺,还是对股东、对社会的责任。在今天,它意味着遵守法律和社会规则,信守自己对社会的承诺。我们相信,正是这种言行合一,带来了客户与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和认可。

追溯往事,万科与平安渊源深厚。平安银行前身深发展,是与万科并列“深市老五股”,是1990年深交所开始试营业的最初五只股票之一。而在业务层面,万科与平安的合作早已开始。2005年4月28日,平安集团旗下平安信托就成功向广州万科发放总额2亿元、期限2年、利率为年4.75%的贷款,参与广州万科南湖项目的开发。此后,平安信托多个产品与万科项目挂钩,成为地产信托领域的典范。

《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毋庸置疑,地产与金融的联姻,地产融入金融,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如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所言,“将来的房地产市场,没有几千亿的融资平台,你只是一个打工的。”而万科与平安,这两家发迹于深圳的企业,未来很可能在业务方面有许多合作;而那些拥有高净值资产的富有人群,他们的财富管理、他们的资产配置,也将在很大程度上被这两家企业所掌控。

一语中的

当一群人在一起从事一项有着长期回报的事业时,人们通过相互确认的规则联合在一起,以便在所有者之间合理地分配损益。这种规则意识的背后,有其深刻的伦理存在。

——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