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康庄往事》读书座谈会:

《康庄往事》读书座谈会:牢记乡亲养育恩情 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发布时间:2014-07-04 10:39:26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本报记者 李画

6月28日,《康庄往事》读书座谈会在保监会307会议室举行。40多位有过上山下乡知青经历的读者,共同回忆了那段岁月。与会者对《康庄往事》一书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该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写出了知青在与贫下中农结合的过程中,认识了农民并与农民建立了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

赵杰兵

赵杰兵,1968年从北京到山西省雁北地区山阴县康庄大队插队。《康庄往事》是他的纪实性散文集。该书记述了作者到达康庄,经历磨炼过生活关、劳动关,受到群众信任当了生产队的干部,与乡亲们一同打农业翻身仗,以及最后离开康庄的故事。作者的笔墨,更多地落在了康庄村的几位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身上。平实、流畅的叙述,使得人物饱满充实、栩栩如生。

赵杰兵1972年被推荐到北京大学,1975年毕业分配到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他向组织上申请又回到山阴县合盛堡公社当了基层干部。粉碎“四人帮”后,他调离山阴县,先后在雁北地委、中纪委纪检室、中组部研究室工作过。1984年调任湖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后任湖南省娄底地区专员、大庸(张家界)市委书记。1992年调任中组部干部教育局长,1995年任部务委员。1999年底任中央企业工委副书记。2003年任保监会纪委书记。2005年,他因患病辞去保监会纪委书记职务。他说,自己原没有计划写书,最初是1994年接到大娘去世的电报后写了一篇日记。2009年后,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才动笔断断续续写起来。赵杰兵向所有读过初稿的朋友表示感谢。他说,朋友们热情的鼓励和认真负责的修改意见是他能坚持写下来的重要动力。

《康庄往事》作者赵杰兵在读书座谈会现场介绍创作过程。 本报记者 史方舟/摄

座谈会上,部分读者讲述了自己见证《康庄往事》从初稿、定稿到最终成书的过程;也有读者有感于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回忆了自己的知青年代。

有读者认为:“这是赵杰兵根据亲身经历和体会所写,是一本知青自己的书,可读、可信、可敬,具有历史和文学价值。”

有读者评价:“之前看过很多知青的书,书写知青自己的故事多,就像是拍片子时在自拍。而赵杰兵的这本书写了很多康庄的人物,把镜头放下去,角度一下子发生了变化。而且整本书内容充满了正能量。”

读者间相互交流,说读《康庄往事》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时而为作者与郭大娘的深情厚谊而流泪,时而为老光棍苏国龙的妙趣横生而大笑,时而为知青认识农民和认识自己的严肃思考而感奋,时而为作者组织知青为康庄乡亲捐款打出甜水井而动容。

也有读者指出,赵杰兵是自愿到农村插队落户的,这与当年很多知青被分配下乡不太一样。而且他还自愿到没安排知青的穷村康庄落户。在康庄,他砍冻粪,拉砘轱辘,锄田,干场面活,推碾子,与虱子斗争,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农民。为知青做饭的郭大娘,“像疼亲生儿子”一样照料下乡知青,给了身处“黑帮子弟”逆境的作者以家的温暖。老光棍苏国龙在作者初学锄田时主动帮忙,传授技艺,还东借西讨请作者吃了一顿永生难忘的“窝窝饭”。公社蹲点干部马锡栋与人为善,两袖清风,支持知青工作,关心知青入党,被作者视为兄长。

还有读者分析,康庄的经历使作者更深入、更真实地认识了中国的农民和基层干部,加深了和他们的感情。一年后,他被村民选为生产队副队长,后又被任命为大队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康庄获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大丰收。群众说:“康庄的每块土地有他的脚印,每道渠有他挖下的锹痕,每根电杆有他滴下的汗滴,每家贫困的农民有他从物质到精神给过的帮助和关怀”。1972年,他被推荐到北京大学学习,4年后他又兑现了“大学毕业我还回来”的诺言回到康庄。1978年离开山阴农村后,作者也一直与康庄的农民保持联系,坚持为大娘和苏国龙汇款接济,直到他们去世。近两年他还抱着重病之身,组织专家和知青伙伴出力出钱为康庄打出两口甜水井,解决了1000多农民群众几十年饮水难的问题。

在《康庄往事》中,赵杰兵有一句话,引起了很多关注知青历史的读者的共鸣,这就是:“我们不要用自己的经历去否定别人的经历,也不要用自己的感受去否定别人的感受。以这样的心态面对知青生活多样化的现实,才是尊重历史,才有助于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那段逝去的岁月。”

参加座谈会的,有当年在山阴县插队的知青姜斯栋、张小彭、王斯成等十余人,原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北京、成都、上海老知青王运昌、李再延、曾小嘉等二十多人。人民出版社和保监会有关人员,以及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