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将“重疾不重”进行到底

发布时间:2014-06-13 10:18:46    作者:王方琪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人物素描:

丁云生,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重疾风险管理专家;被香港《文汇报》誉为“中国重疾险”之父。

他曾是一名心脏外科医生,参与千台以上心脏外科手术;曾是一名保险代理人,个人业绩拿过全国第一,八年重大疾病保险的专业销售,创下“连续100天每天一张重疾险”的销售记录;

他曾是一名保险公司外勤的高阶主管(Agency leader),团队业绩同样拿过全国第一,近200名业务伙伴,其中有超过50名是医生护士,不乏教授主任博士;

他曾是一名健康保险产品设计师,主导健康医疗保险产品设计以及再保险业务拓展5年,主导或参与开发的“见义勇为保险”“牙齿保险”等创业内之先河;

他曾经是现在仍然是将来也一定是一名重疾险的传教士,数年间在国内各地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做过数百场演讲,数十万业务伙伴受益;

他首创高效行销工具“财富人生图”及“重疾销售的丁氏七种武器”,惠及数百万家庭和保险从业人员;

他出版书籍《重疾不重》

 

□本报记者 王方琪

作为一名致力于培训重疾险销售人才的培训师,丁云生始终将“重疾不重”这句话挂在嘴上,甚至在2013年5月还出版了以此命名的一本重疾险销售工具书。今年,他新开拓的重疾险3D训练营,更是大有将“重疾不重”进行到底的气势。

上个月,重疾险3D训练营中意人寿全国巡讲第四站在沈阳结束。趁此机会,记者对丁云生进行了独家采访。

为什么“重疾不重”

《中国保险报》:你开设重疾险3D训练营的目的是什么?

丁云生:一句话,就是培养重疾险销售人才。营销员直接面对重疾险消费者,如果营销员不能理解重疾险的意义和功能,不能销售重疾险,那么重疾险的市场普及就是一句空话,保险回归保障也将成为水月镜花。因此,我希望培养出更多的重疾险销售人才。

我一直在做重疾险的华人区巡讲,2013年全年演讲149场。今年依然在做巡讲,巡讲的时间比较短,主要作用是为营销员播下“重疾不重”的种子。而重疾险3D训练营有3天时间,第一天主要讲重疾险,第二天由医生来讲重大疾病,第三天主要训练销售重疾险。保险、医学、销售,三位一体,高效持久提升业务伙伴的重疾险产能。训练营一般开设在医院里,比如此次在沈阳站的活动就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设,医科大特别给力,派出5名主任医师、博导、教授,轮番上阵,给销售伙伴呈现一天精彩纷呈的医学大餐。营销伙伴想印象不深刻都不行。

《中国保险报》:你总是在说“重疾不重”,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丁云生:以癌症这种重大疾病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吧。我认为,如果对癌症有正确认识,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癌症就不再可怕。

癌症不等于死亡。在这一点上,我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国际抗癌联盟曾在42个国家针对“得了癌症等于死亡”的观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西方国家仅有13%的人这样认为,而我国则有43%的人认为该观点正确。

我提出“重疾不重”,首先是希望人们能对重大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以积极和阳光的心态来看待重大疾病。

《中国保险报》:有了积极心态之后呢?

丁云生:有了积极心态,还必须对重大疾病有科学的认识。从科学角度上讲,许多重疾也不一定就重到让人束手无策。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说,我国是全球癌症高发区域之一,国人对癌症的认知有四大误区,影响对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避免谈论癌症是首要误区。事实上,了解有关癌症的正确知识,无论对于癌症患者及其家庭还是社会,都十分有益。

癌症没有明显的症状,难以早期发现,是对癌症认识的第二大误区。其实,许多癌症都有独特的“信号”,了解这些预警症状,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癌症有明显的益处。

面对癌症束手无策是第三大认识误区。郝希山指出,通过主动积极的预防和干预,保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少40%的癌症可以预防。

不可能得到有效治疗,是国人对癌症认识的第四大误区。郝希山指出,当前肿瘤学研究日新月异,通过合理有效的规范诊治,有些癌症患者可以治愈,其他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事实上,自2006年起,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权威机构纷纷改弦易辙,把原来作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义为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

如果一段话不能给人带来智慧,带来欢乐,带来鼓励,带来勇气,这段话可以不讲。我提出“重疾不重”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重疾不重”因此需要重疾险

《中国保险报》:为什么营销员要有“重疾不重”的概念呢?

丁云生:“重疾不重”是销售重疾险的基础。如果重疾等同于死亡,那么保险消费者只需要购买寿险产品就可以了。正是由于“重疾不重”,购买重疾险才更有意义。重疾险购买的意义在于弥补因为罹患重大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

重疾险是健康险的一种。

健康保险保障的核心风险是因健康原因导致的经济损失,包括三个方面:1、因为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的医疗费用开支;2、因为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不能正常工作或失去工作能力从而带来的收入损失;3、因为疾病衰老或意外伤害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从而带来的护理开支。

这其中第一部分医疗费用开支,按照目前国内的癌症的平均花费来看,30万元是一个比较客观且实际的数字。第三部分的护理开支,按照加拿大癌症协会的统计,会是两倍于医院的开支,如果患者可以存活较长时间的话,那这就是60万元。这两部分的90万元是纯花销。

《中国保险报》:按照您的说法,重疾险可以弥补医疗费用的损失。

丁云生:重疾险是疾病险,它是以重大疾病是否发生为赔付条件的。医疗险是以是否发生医疗行为为赔付条件的,所以重疾险不是医疗险。重疾险的保险金可以弥补医疗费用的损失,也可以弥补工作收入的损失。

《中国保险报》:作为一名保险消费者,应该购买多少保额的重疾险才合适?

丁云生:如果重疾是可以治疗的,经济问题就非常重要了。

癌症的治疗中有5年存活率的概念。各种肿瘤根治术后5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故常用5年生存率表示各种癌症的疗效。那么,购买重疾险,至少需准备5年的年收入作为重疾险保额。

现在的问题是,客户购买重疾险的比例还不够高;已经购买重疾险的客户的保障还存在缺口。所以,“重疾不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