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八十年前的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4-05-30 10:24:40    作者:杨燕明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林语堂、梁漱溟、胡适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定价:35元

近几年,有关“中国梦”的讨论十分热烈。其实,早在80年前,久负盛名的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东方杂志》,就围绕着这个话题发表过一组文章。

在《东方杂志》征集这个话题的那一年,即1932年,东北三省沦陷,国人陷入激愤与迷茫之中,需要寻求一条更加清晰的道路。当年11月1日,《东方杂志》策划了一次“新年的梦想”这一活动,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二是“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

虽然“国破”,但山河仍在、梦想仍在。文化精英也好,政治精英、科技精英也罢,在这次“征梦活动”中,均给予了积极的热情。在那个最为黑暗的时代,这一代人畅谈着“中国梦、我的梦”,表达了对未来中国的希冀与期待。

梦想中的社会

在国家领土并不完整的情况下,那时候人们梦想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呢?这样的问题,很有吸引力,因为窥探过去与历史,既是一种知识的储备,也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过程。

实业家穆藕初的中国梦是“政治清明,实业发达,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很简单也很真实,在当时的环境下,亦很奢侈。而清华大学教授张申府的梦想,则显得有点文艺范,“我理想中的中国是能实现孔子仁的思想,罗素科学的理想和列宁共产主义的理想的”。至于诗人柳亚子的“中国梦”,则的确有些高大上了——“全世界成为一个大联邦,没有金钱,没有铁血,没有家庭,没有监狱,也没有宗教;各尽所能,各求所需;一切平等,一切自由。而我们中国呢,当然也是这大联邦内的一个部分,用不着多讲了”。

这些“中国梦”,大多很贴近当时的实际情况,如国家强大,人民幸福,帝国主义列强被赶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不再遥不可及,等等。不过,也有不少人想得多了点,直接往大同社会上靠了。此外,也有一些作家表示,“没有梦了,不敢做了”,那的确是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陈述。在当时的氛围下,因为环境的恶劣,梦想是很奢侈的,但每个人都有共同的期待:国力强盛,百姓不被人欺负。

梦想中的生活

在物资贫乏的社会,那时候的人们,对于梦想中的生活,有没有准确的定义,有没有自己的框架与设想呢?这的确很让人期待。80年前,现在活着的人大多没有出生;那时候活着的人,即便是刚出生而已,活到如今的人也并不多。那对当时社会境况的描述与记忆,文字才是永葆生机的东西。

生活梦,显然是中国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生活的梦想,作家巴金引用了一位先生的说法,“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口都有面包,每个心都受教育,每个智慧都得着光明。”这样的梦想,这般朴素,却又这般真实。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里,这样的梦肯定是直抵心扉的。而当时的教育部部长吴研因的生活梦,则有些向往陶渊明的山水田园生活——我梦想革命已经成功之后,我和我的夫人同在山明水秀的乡村,办一个半耕半读的新小学,以度其“诗人般的人生”。这样的颐养天年之梦,自古至今,为无数人所追寻,不过,也仅是追寻而已。

在梦想中的生活里,当时被提得最多的词汇,是实验室,让科技更加发展;是图书馆、书店,让知识能够更好地传递;是暖屋,让每个人都能躲避冬天的严寒……这些梦所能传递的,有对物质的追寻,更有对精神的追求。

如今,80年已经过去,其中有的梦想已经实现,有的仍在追寻。80年前的中国梦,既能给我们带来深思,亦能给我们带来启迪。但无论是80年前的中国梦还是今天的中国梦,亘古不变的主题是——让明天变得更加美好。这既是本书的一点启迪,亦应成为每一个人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