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频道 > 阅读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钱理群的坚守与传承

发布时间:2014-03-28 09:37:52    作者:古滕客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钱理群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定价:32元

钱理群先生作为一个深具忧患意识的学者,时时关注社会的疾苦,为身处低层却坚毅地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所感动。手中正读的这本《示众》,钱先生反省了自己过去的行为,把自己作为案例,分析人与社会的关系,尽情展示他的坚守与传承。

这本《示众》,是钱理群先生的杂文、演讲自选精华,内容涉及鲁迅研究、文学现象评述、大学精神探讨、地方文化研究、乡村建设以及自我评述。书中剖析真正的鲁迅与五四,诊治时代的自恋与自怜。最具现场感的演讲,最具忧患意识的现实关注。钱先生赞同鲁迅先生的观点,真的知识阶级永远不满足现状,是永远的批评者,就是建立在“矛盾永远存在,问题永远存在,奴役关系永远存在,批评也永远存在”这样的基本认识基础上的。钱先生秉承独立知识分子“永不满足现状”、“永远批判”的精神血脉,将灵魂救赎进行到底。

当下的中国为什么需要鲁迅?钱先生提出鲁迅的当下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站稳脚跟。鲁迅作品中,真正写得有血有肉、深入灵魂的,还是魏连殳(《在酒楼上》)、涓生(《伤逝》)这样的知识分子,相形之下,闰土、祥林嫂的形象,就比较外在,更具有一种象征性。这对我们是一个重要提醒和启发:知识分子,即使是对民众有着深厚感情的左翼知识分子,对民众的理解还是有限的,是存在着某种隔膜的。因此,知识分子绝对充当不了代言人的角色,只能让他们自己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鲁迅所期待的:“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

当今的大学应该发扬什么精神呢?钱先生认为,一个是坚守民族精神,坚守思想文化传统;一个是批判创造,创造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新的学术。要想做到“坚守”和“批判、创造”,大学就必须关怀现实,同时和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社会喧闹,大学更喧闹;社会浮躁,大学更没有定力。在钱先生看来,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的创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

对于教育的现状,钱先生大声疾呼,我们正在培养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的利益成为他们一切言行的唯一的驱动力,为他人、社会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教养,所做的一切在表面上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同时,他们又惊人的“世故老成”,经常做出“忠诚”的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做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因为,他们要成为接班人,也是顺理成章的。这是真正要危害社会,影响国家、民族的未来的。

阅读中非常敬佩钱先生自剖、自省的勇气。他坦承自己在“反右”、“文革”中说过违心的话,做过违心的事,两次批斗发言多年来都没有提及,在当时却是针对“自己同窗”,他认为这样的错误和“遗忘”都不可原谅。他对批斗发言文本的自剖批判是,“是这样一个会讲歪理因此‘有用’的‘奴才’”所说的话,还流露出“自以为大彻大悟,洋洋自得,居高临下地教训被批判者的奴才心态与口吻”。他没有将当初针对同窗发表批斗发言的责任,悉数推给体制、环境以及具体压力。而这些,正是“自我反省后的生活重建”的最好例证。

读完全书,感觉钱先生传承了五四真精神。他深情地关注着民族与人民的命运,回应了大时代对于中国知识界的呼唤。这本《示众》,与其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毋宁说是一个当下社会人生的最切实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