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频道 > 阅读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读高星的《中国乡土手工艺(叁)》

发布时间:2013-09-17 16:51:45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多年来,我一直被高星为记录渐趋消失的手工艺文化的执著追求而感动。他的文字和照片不仅把我们带入厚重的历史和古代手工艺文化中,并且时刻提醒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世界中的公民那些正在失去,或者已经失去的东西,其中很多都是与我们的身体有关并且深深植根于文化环境之中的。

现代生活充满了机器制作的以及大批量生产的物件,这些物品通常在大商场中出售,光鲜亮丽。当我们购买这些物品时,我们并不清楚它们的来源和制作者,设计和生产它们的人是匿名的,它们的价值基于它们的功能、原料和价格。我们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制作这些东西出力,我们只需要购买它们即可。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我们主要扮演消费者的角色,而很少是创作者,我们的双手不需要具备制作技能。

在过去,我们与世界的连接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双手的劳作,连接的强度取决于双手是否能灵活地动作,手上有多少硬皮、老茧以及黑色的褶皱,手指是否变粗?机械化的、电子化的世界正在从我们的身体上快速地抹去这些印记,以及由此带来的,我们和文化遗产的有形的、无形的连接。

高星的书给我们展现了来自远离现代世界的地方和文化中的物品,它们都是由灵巧的双手创作出来的。我们非常羡慕它们的美丽。然而,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这些物品,而是其中蕴含的知识、技能、文化和历史。

很多年以前,在一次去往西藏一所小村落的摄影旅行中,当拜访一位当地妇女的住所时,我记得高星从她的厨房中拿起一件非常普通的小物件,一把长柄勺子,并且要求买下它。我猜测这位妇女一定不理解高星为什么对这样普通的一件东西感兴趣,特别是在任何集市上都能买到新勺子的情况下。当然,我知道物件本身并不是高星完全的兴趣所在,毫无疑问,这把旧勺子是一位当地老艺人制作的,其设计适应当地的烹饪习惯和需要。它的表面明显带着经年累月使用造成的磨损。尽管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把勺子,它也深深地打着当地手工艺传统的烙印,展现了西藏的日常生活和时光的流逝。

有形的手工艺品的制作依赖于无形的知识、技术、文化和历史。实用性、装饰性或者兼而有之,手工艺品的原材料、制作工序和形式必须结合在一起来制作一件物品,确保它在文化内涵上的统一与协调。大师级的手工艺人的作品能够完美实现原材料与制作目的的良好结合,留下虽不一定看得到,但是无法磨灭的制作者的个人印记。手工制品基本的功能是实用或装饰,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它们反映了制作者及当时社会的特点。

我们的物质世界围绕我们不断产生的新需求和理想而不断变化,手工制品的生存依赖于这个社会是否认可它的价值以及对我们需求的满足程度。它必须保持与我们生活的相关性,不时地被更新与再创作,并且代代相传,达不到这些要求的手工制品就会从我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虽然人造纤维代替棉花、塑料挤走了木头、像素替代了墨水,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尽管我们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但我们正在失去与物质遗产和外部环境的更深层次的连接。尽管手工制品可以收集和保存,但是那些无形的东西正在现代文明霓虹灯的闪烁下逐渐消失。

我想再次感谢高星为我介绍了这样一本好书。我希望他的工作能够提醒大家,一件物品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它的样子和功能,还在于它的文化内涵。我还要感谢高星,因为他的书使我重温了我收藏的中国手工艺品,每一件物品都使我重新回忆起了某个地方、某人的脸孔或者一个故事,这些就像一条绳索上的一根根纤维,这条绳子把我和中国连在了一起。

(作者系美国人类学家、民俗摄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