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频道历史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闪耀“契约精神”的光芒 透射“合规文化”的力量

中外保险公司老保险单欣赏(十三)

发布时间:2013-09-04 17:27:23    作者:林振荣    来源:

 

图54:“战时陆地兵险”业务的策划组织者和实际领导人项馨吾。

附表:“保险界十三太保”概况一览表
“保险界十三太保”1949年在上海聚会的合影。
1939年,“保险界十三太保”于杭州榆园西楼的合影。

 

 

“保险界十三太保”,

义无反顾沙场建功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形势更加严峻,日寇加紧了对大后方工商重镇的突袭行动,企图一举摧垮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中国大地上刺耳的空袭警报声此起彼伏,无辜平民罹难死亡的消息充斥报端,国人心惊胆颤,朝不保夕。

企业内迁中的困扰虽然在运输兵险业务开办后得到缓解,但新的隐忧随之而来——工商业主担心内迁后的厂房原料、机器设备等仍不能摆脱敌机狂轰滥炸的厄运,无法避免财产损失,因而心有余悸,仍在为是否开工而惴惴不安,徘徊观望,大后方生产难以为继,民生凋敝。这种窘迫情形在经济部工矿调整处致中央信托局函件中表露无遗:“此次工厂内迁,在运输途中因可投保兵险,得益匪浅。惟自到达目的地后,鉴于空袭之危险,仍有戒心,致已设厂者不敢再图扩充,未设厂者亦为之踌躇不前”(注1)。

1939年8月,在国民参政会第三次会议上,中国西南实业协会香港办事处及贸易委员会呈文,请求国民政府拨专款兴办工厂及仓库(堆栈)兵险,以保障后方生产,得到与会者纷纷响应,“为保障工业并利用游资,力图发展计,似有添办工厂固定兵险之必要,纵危险较大,难免亏折,然政府办理事业固不以赢利为前提”。之后,接奉财政部指令,中央信托局对此详加调研论证,一致主张为配合战时经济政策,举办陆地兵险已属刻不容缓,并修正《中央信托局办理战时兵险办法》,函报财政、经济两部审核。

政府为了激励全国军民的抗战斗志,保证后方生产事业的顺利进行,充实抗战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责令财政部继“运输途中兵险”之后,新辟“陆地兵险”,专门承保陆地上的固定财产(主要是工厂设备和仓库,部分指定的商店和轮渡设施,以及对抗战和民生利益攸关的紧要物资),对因遭受爆炸等战争行为所造成的较大损失进行补偿。中央银行再次拨款1000万元(约合黄金三万两) 作为专项基金,要求中信局火速筹办。

抢占上海滩,潜挖保险人才

在筹办之初,中信局深感“陪都”重庆的保险专门人才奇缺是影响筹办进展的主要障碍,为此,中信局委派保险部经理项馨吾专程潜赴中国保险业中心上海秘密招募。

项馨吾(1898—1983)(图54),江苏嘉定(今上海市)人,少年时就读于上海巨商叶澄衷创办的澄衷学堂,17岁进入中国银行实习,并拜总经理张嘉璈为师,1929年被派遣到伦敦中国银行办事处任职。1931年,中国银行增设保险部,遂指令项在英伦改修保险业,研究保险理论,同时进入伦敦太阳保险公司实习。1933年返回国内,出任中国保险公司副经理。1935年10月,中央信托局保险部设立时,项馨吾被聘为总经理。是一位中英文根底深厚,在国内外同业中享有较高声望的保险专家。时势造英雄,而英雄待时而动。这时他领命挂帅,成为“战时陆地兵险”业务的策划组织者和实际领导人,领衔演绎了中国保险史上的一段传奇(1948年初,项馨吾奉令前往美国纽约增设中信局纽约分局,经营财产保险业务,成为我国第一家在保险发达国家开设的保险机构。1957年,应美亚保险集团(AIG)创始人史带之邀,加盟该集团火险部及再保险部,直至1974年退休,1983年在美国病逝。

项馨吾充分利用与上海保险界上流社会关系稔熟之便,首先争取到上海保险同业公会和上海保险业业余联谊会的鼎力荐助,然后在《保联》刊物上,登出招聘消息,半月内报名者达100多人。经过面试,择优录用,林震峰、程恩树、张仲良、包玉刚、唐雄俊、茅子嘉、沈雍康、周志斌、徐曾渭、 赵镇圭、胡肇忠、沈尔元、童肇麟等13位富有保险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青年才俊获选。短期准备后,10月上旬,在“一切为了祖国”的信念鼓舞下,13人团队踏上征程(由稍年长一点的张仲良带队)。放弃大都市原有的舒适工作环境,不计后方生活条件的艰苦,不顾家室之累,没有鲜花和掌声,毅然决然,长途跋涉,不畏艰险。设身处地换位考量一下,即便在交通十分便捷的今天,歌舞升平岁月,亦非常人能够做到——前途未卜,生死难料,凭着一腔热血,自告奋勇,视死如归奔赴国难是需要超凡勇气和献身精神的。他们避开日寇占领区,绕道香港、越南的海防与河内,辗转抵达昆明赴总局报到,不久后随总局迁至重庆,顺利完成陆地兵险的筹备和组织工作,他们缜密考虑,精心策划,订立条款细则和实施办法,分工负责,各挡一面,以卓越的工作能力及效率,迅速培训出一支办理陆地兵险的骨干队伍,打开了陆地兵险工作局面。后来,这13位传奇人物被誉为“保险界十三太保”。

注1:《中信局办理战时兵险业务报告纲要》中央信托局档案(卷宗号318—11030)中国档案馆藏。